提质增效产品品牌亟须提升

2020-11-24 10:24:17 来源:农民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高、少、碎、瘦”是贵州省六盘水市耕地的典型特征,面对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六盘水人不等不靠,不卑不亢,发扬“创业奉献”的“三线”精神以及“创新争先”的“三变”精神,大力发展山地特色现代农业,通过发展猕猴桃、刺梨、茶叶“凉都三宝”为主导的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实现了第一次“突围”,上演了华丽“转身”,特色产业面积达到399万亩,步入了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之路。

发展始终伴随着问题,问题催生着改革。虽然,六盘水山地特色现代农业已经有了雏形,但存在产业基础还不稳固、产业链条还需延伸、产品品牌亟须提升等问题。面对农业产业发展瓶颈,六盘水推动农业“破茧成蝶”,强力进行第二次“突围”。

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将2020年确定为农业“提质增效”年,一场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精彩实践在凉都大地涌动。2020年前三季度,一产增加值占GDP比重12.2%,较同期增加1.49个百分点,一产增加值增速从一季度2.5%上升到三季度的6%,高于全市GDP增速2.6个百分点。

提质:从发展短板入手

六盘水喀斯特地貌突出,地质结构决定了储水保水难,解决产业用水难问题成了首要挑战。

在六盘水市委、市政府的规划部署下,市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市水务、农投公司等,共同研究方案,分工协同推进,24个百亩猕猴桃基地的水利灌溉设施如期完工,应对干旱等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除了弥补基础设施短板之外,如何破解农业产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是横亘在不少企业面前的“大山”。

“乡村振兴e贷”是助力企业发展的金融创新产品,为此,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人资社保局、市林业局、农行六盘水分行共同制定并印发了《六盘水市“乡村振兴e贷”工作方案》,全力推动金融激活农业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截至目前,“乡村振兴e贷”共发放2944笔39143万元。

此外,六盘水市的木岗猕猴桃园区建设创新试点SPV项目、水城县50万羽桃花鸡养殖创新试点SPV项目和水城县食用菌农银企产业共同体创新试点SPV项目有序推进,累计获得省级补助资金49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和银行资金2.36亿元,助力农业产业发展效应明显。

转型:从生产方式突破

通过走规模化发展之路,六盘水的特色产业已经达到了399万亩,其中,猕猴桃21.8万亩、茶叶31.55万亩、刺梨120.48万亩。猕猴桃种植面积成为贵州省最大,刺梨种植面积更是达到全国最大,猕猴桃、刺梨进入农产品优势区行列。

六盘水还大力推进生产方式转变,通过“接二连三”,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拓宽农业产业发展空间,释放农业发展转型之能。

如今,猕猴桃、刺梨等特色产业已经形成了“生产+加工+科技”的全产业链格局,六盘水凉都猕猴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入选贵州省2020年生态特色食品高成长性企业名单(全省38个),六盘水市猕猴桃全产业链项目获得了国家五部门联合通报表扬。

同时,在农旅融合的路上,六盘水借势用力,风生水起,全市累计打造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中国美丽田园1个,野玉海景区入选“贵州十大新地标”,岩博村、百车河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升级:从科技研发着力

六盘水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科技研发体系,积极与中国农大、贵州大学、贵州农科院及多家生物工程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采取柔性引才等多种方式,围绕农产品开发、生物萃取技术应用等进行攻关。

盘州把刺梨作为支柱产业,建立了刺梨产研中心,组建了博士工作站和硕士工作站,目前,刺梨产品已申请知识产权专利678项,授权78项,其中“刺梨果汁饮料及其生产方法”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实现了六盘水在中国专利奖方面零的突破。

水城县以创建“贵州省珍稀食用菌生产示范县”为目标,借助中科院对口帮扶水城县的契机,推动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为将水城县打造成六盘水市食用菌全产业发展“高地”提供科技支撑。

目前,六盘水已经完成食用菌种植规模1.29亿棒,预计全年生产食用菌1.5亿棒;生态畜牧业亦蓬勃发展,全市生猪存栏90.26万头、出栏88.42万头。

增效:从农民福祉出发

农业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更多农民受益,尤其是贫困户、边缘户全程参与其中,在推动产业提高经营效益的同时,增加其收益,真正实现多方“增效”。

六盘水大力推动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推广基于“三变”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模式,激活农村的资源、资产、资金,通过保底、务工、分红“三重收益”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成果,用“三变”机制把千家万户与千山万水的产业基地、千变万化的社会市场紧密对接起来、有效组织起来,把“三变”改革打造成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腰带”。2019年,全市31.33万户实现分红,户均1318元,贫困户户均分红达2340元。

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路径,“千家万户小康菜园”工程成为亮点,遵循道法自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三个原则,坚持“四一四有”标准要求,已打造“千家万户小康菜园”13.43万户,清理农村生活垃圾6481吨。

六盘水山地特色现代农业在一次次“突围”中,谱写了一曲曲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交响乐”,今年一至三季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从4.6%提高到了8%。

关键词: 提质增效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