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快报:乌龙事件背后,“反加班斗士”不好当

2023-04-09 12:57:51 来源:市界观察

打印 放大 缩小

“你想当哈巴狗去舔领导,麻烦别带上我们,最近哪个兄弟不累,天天加班,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我签的是劳动合同还是卖身契?生产队的驴也不敢这么使吧!”

“软件开发部门,23人请求辞职,联名报名已上报,请求批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真的干不动了,我也想看看朝阳吹吹晚风。今天我已经再次上交了离职报告,不需要你们批准。”

清明假期前,一段疑似“员工怒怼加班”的聊天记录在各个社交平台疯传。该记录显示,中国电科软件开发事业部员工陈某,因领导强制安排清明节加班,在微信群里怒怼领导。

中国电科迅速回应,称网传聊天记录所涉单位和人员非集团公司所属成员单位和员工。4月7日晚间,该事件又有进一步反转,四川省德阳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将此次事件定为“故意散布谣言的违法行为”,陈某已被行政拘留。通报显示,陈某造谣原因是曾向中国电科求职未被录用,心生不满。

随着通告发布,“怒怼领导”的事件正式告一段落,但背后余波或许并未就此完结。

过去几年,互联网的大步扩张也带来了疯狂的加班文化,背后的讨论多次引爆网络舆论,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和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甚至在某段时间里罕见同气连枝:

马云称996是一种巨大福气,并反问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怎么能够实现想要的成功;刘强东则在朋友圈用二十五个感叹号更新“地板闹钟故事”,称京东永远不会强制员工995或者996,但是每一个京东人都必须具备拼搏精神。

和老板们的想法不同,引发职场人强烈反感的并非努力本身,而是很多公司直接将敬业等同于加班。

“要么忍,要么滚。”国内以加班文化著称的某大厂资深程序员如此对「市界」表示,“当然,我选择忍。”他进一步补充道。但可惜的是,这位极擅加班的资深程序员在2022年互联网公司的人员优化潮里被上司毫不犹豫优化掉了。

此次事件爆红网络背后,更值得企业和打工人深思的问题是,员工对于企业到底意味着什么?

1996年,金士顿创始人将公司卖给日本软银,并从所得中拿出1亿美元用于犒赏所有公司员工。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杰弗瑞教授对此表示,“当你看到你的员工,你看到的是成本,还是看到了企业独一无二的竞争力?”

“反加班”屡次成为热议话题

在中文互联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某公司新来一个日本总监,上班第一天就对下属说,“我是个加班狂,希望大家配合我。”一个月之后他返回日本,离开前最后一句话是,“你们这样加班是不人道的。”

段子固然是段子,但在国内各大公司里,“加班”泛滥却是一个既定事实。

比如一度风靡互联网的“大小周”,所谓“大周”是指,一周上班5天,“小周”是一周工作6天,从而打破传统周末双休规则。最早施行这一制度的大公司是华为,但真正让其走红并成为互联网热词,甚至是开始在更多公司推行的还属字节跳动,这家企业自创业初期就开始施行大小周制度。

背后的缘由不难理解。对于一家高速运转中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来说,“大小周”制度为增长贡献着重要的动能。

当时,字节跳动技术岗员工凌齐曾告诉「市界」,在入职前,HR就明确告知他会有“大小周”,不过仅为口头陈述,并未以文字的形式在合同中体现。

尽管大小周可以让不少大厂打工人获取丰厚的收益,但仍有人认为字节跳动开了一个坏头,把高薪资和加班文化划上了等号,让加班文化走向了畸形,声讨之人不在少数。

2021年6月,互联网更是正式掀起了一股反加班风潮。

最先开始表态正是腾讯游戏,腾讯互动娱乐事业群旗下光子工作室群推出了新的加班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周末全面双休、节假日保证休假,周三下班时间为下午6点,而在周三之外的工作日,离开办公区域时间不得晚于晚9点。

▲(图源/视觉中国)

腾讯的主动出击让其他互联网公司颇为被动。一周后的6月17日,字节跳动公司例行的OpenDay上,刚任字节跳动CEO的梁汝波则直接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称根据公司的调研,三分之一的人不支持取消大小周,三分之一的人支持。这项数据也让高层“犯了难”,最终不得已给了个答复:暂无结论,尚待进一步研究。

又一周后,快手也宣布2021年7月起取消大小周,员工按需加班,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向员工支付加班工资。

2021年年底时,位于北京望京的某大型办公楼多次被群众举报,原因是,“天天晚上灯火通明,加班到晚上9、10点钟,造成交通堵塞。”该举报甚至引发劳动监察部门稽查,要求公司提供员工没有加班的明确证据。

三场“反加班运动”均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众多打工人的关注,当时曾有评论称互联网公司将由此开始去加班化行动,职场打工人似乎看到了出头之日。

不过说归说,做归做。举报后几天,「市界」曾探访望京区域,和往日的辉煌相比,灯光有所暗淡。但很快就有图片流出,显示有员工正在关灯办公。当时有在此地办公的阿里巴巴相关人士对「市界」表示,这是因为正提倡绿色节电,所以要求员工关闭不必要的照明设施。不过当被问及此动作是否和加班举报相关时,该相关人士却并未选择正面回答。

时至今日,望京早已恢复昔日辉煌。每天晚上九点后,年轻人们从望京、中关村各个写字楼里涌出,但灯火却要持续到半夜11点甚至凌晨才会真正熄灭。

灯光秀背后,写满了疲惫。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公司几乎没有一家能够确认正常实行965工作制度,996甚至997都是常态。

大调整后遗症来了

回看这次事件中陈某“捏造”的现象——该部门最近加班100多个小时,经常加班至晚上11点甚至凌晨。警情通报出现前,没人对这段对话提出质疑,无数打工人纷纷回应,“这就是我们的日常。”

据「市界」向几家有加班文化历史的互联网大厂员工了解,随着当前经济回暖,加班潮的确正在重新兴起。

以近日组织架构剧烈调整的某大厂为例,其中一条重要业务线员工就向「市界」表示,最近连续工作13天都是常态,“周六周日连续加班,下一周又只休一天。”另一条重要业务线的员工何曼则表示自己已经连续三天在12点以后才回家,“各种新业务都在推进,忽然就卷起来了。”

值得关注的是,和2019年前后初次加班文化大讨论时相比,事态正在出现微妙的变化。

某大厂人事于进对「市界」表示,几年前加班不仅是为了考核工作的努力程度,还是考核对公司文化的认同。

当时曾有搜狗员工在职场社区脉脉上匿名吐槽公司统计加班时长,引发搜狗CEO王小川亲自下场回应,“不认同公司制度的人,要么适应,要么反馈建议努力帮助公司提升改进。”也有创始人对「市界」表示,设置类似加班的障碍其实只是为了考核员工的忠心程度,“比如说我们要求员工购买企业期权,愿意购买意味着对公司前景认可;如果不愿意,是不是就意味着你有别的心思?”

但此次加班大潮重新兴起背后,却是一年前互联网公司大调整的后遗症。

2022年,互联网掀起调整风潮。其中,阿里开启了滚动式裁员,并延续至今;腾讯某事业群下属的人员优化重灾区,从超过2000人砍到不足800人;字节跳动包括飞书在内的多个板块,快手电商、国际化等部门也大量进行人员优化;除此之外,百度、爱奇艺、B站……在这一轮人员调整潮中无一幸免。

▲(图源/视觉中国)

“降本增效”四个字,如同一把利刃悬在所有互联网大厂人的头顶。

“简单的说,花两个人的钱雇一个人,让他干三个人的活儿。”于进如此对「市界」解释此次人员优化后互联网公司再兴加班潮的重要原因。

互联网就业形势不如从前,更多职场人正在产生“保住饭碗就不错了”的想法,何曼就曾动过辞职念头,但最终家人的一句“你不干多的是人干”让他最终决定忍下来。

另有大厂员工对「市界」表示,现在是不敢不加班,“都知道公司在调整,在筛选留谁不留谁的时候,在业绩上很难抉择,最后你会发现,大家就开始卷加班了,到了下班点大家都不走。”

多位所谓的“加班”爱好者、传说中的职场卷王就如此对「市界」表示,很多时候并不是一定要在公司加班,但是同事都没有走、公司鼓励加班、领导没有走,“自己怎么好意思先走”。

除此之外,还有人属于被加班裹挟了。那些习惯了互联网快节奏的人们,当不需要加班后,反倒有些不适应。他们早就习惯了让工作充斥着自己的生活,就像习惯了飞速运转的齿轮,如果不能按照以往的节奏进行运转,那么可能就会面临锈钝的局面。

反加班斗士不好当

资料显示,去年北京、山东、安徽等多地人社部门都曾宣布,集中开展超时加班排查整治工作,释放纠偏畸形“加班文化”、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信号。

我国劳动法中也有明确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因特殊原因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2021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更是对工时制度、加班费用及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等争议问题的法律适用标准进行了明确,并表示 “996 工作制”严重违反法律关于延长工作时间上限的规定。

不过希望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此次事件发生后,多位职场人、公司人事都向「市界」表示,“加班文化很难在法律、政策层面进行解决。”何曼更是直言,“工作没做完,自然要加班。更何况,就算做完了,公司还会派新的任务。”

▲(图源/视觉中国)

智联招聘发布的《职场人加班洞察报告》显示,仅有20.2%的职场人表示“几乎不加班”,在拥有加班经历的受访者中,有24.5%的人自愿加班。在加班原因方面,“白天工作没做完”稳坐加班理由第一名,占比高达41.8%,大幅高于排在第二位的“加班能赚加班费”(25.8%)。

有多位职场人曾对「市界」表示,即便公司没有明确的考勤制度,为了完成一天的工作,必须要面临高强度的“自愿”加班。

近年来,关于零零后整顿职场的坊间传闻随处可见。但事实上,大多数职场人仅仅是过过眼瘾,到了自己身上,往往选择隐忍了下来。一位零零后打工者就如此对「市界」表示,“我们是零零后,又不是零零七,整顿职场可以,但是把自己的生活搞没了是不行的。”

以此次“虚构”对话事件为例,即便在警情通报出现前,其中一个段落就广受质疑,有多位网友评论,“无论是什么职场,绝不会有这么多人跟着集体辞职。”

(应被访者要求,于进、何曼为化名)

作者 | 孙宏超

编辑 | 董雨晴

关键词: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