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头条!江苏丹阳:“智改数转”让传统产业“老树开新花”

2022-07-09 05:54:06 来源:金山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金山网讯 传统产业是江苏省丹阳市经济发展的“基石”和优势。如何让传统产业跳出“传统”二字的桎梏?近年来,丹阳市始终坚持产业强市“一号战略”不动摇,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推动眼镜、五金工具、汽车零部件、大家居等具有主导优势的传统产业向着转型升级之路阔步前行,促“老树”开出“新花”,为镇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


(资料图)

眼镜产业: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比翼双飞”

小小一个镜片含有多少高科技?从制造到智造仅有一字之差,背后的转型又有多少的阻碍?……作为丹阳的特色产业和城市名片,眼镜产业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发展之路,丹阳已经成为世界眼镜产业中的重要生产基地。据统计,丹阳市年产镜架1亿多副,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年产镜片4亿多副,约占全国的75%、全球的40%左右,现有各类眼镜科研机构15家、专业技术人员2000人。2021年,丹阳市眼镜制造业销售达112亿。

图为万新智慧工厂数字化车房加工中心

“一直以来,万新光学始终以消费者视觉需求为首位,不断创新突破,打造专业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用眼需求。”据万新光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公司一直在模成、镜片设计及各种新产品研发上持续加大投入,聚力攻坚技术研发和新品创新,不断保持万新的创新活力。从2010年引进Freeform内表面渐进设备,推出行业内顶尖的内表面渐进产品到引进全新高折镜片生产材料,投资兴建MR-8高折镜片生产基地,创新的细胞已经融入万新的每一滴血液当中:2017年,万新打通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推动医疗、互联网等新兴渠道增长,实现质的飞跃;2018年,万新在继续狠抓产品质量的同时,积极推动信息化升级,提速增效;2019年,入选省级“小巨人”企业;2020年,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力求从“制造”到“智造”转变的万新,不断朝着更绿色、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发展,“智变成效”十分明显。

万新光学的创新智造、奋力攀高,在丹阳市并非个案。“丹阳所有的镜片企业,从前原材料全部依赖进口,受制于国外,但如今我们有了自己的原料工厂,产出的原料不仅可以自用,还供给了其他很多眼镜企业,能够为整个行业服务。”明月镜片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谢公兴表示,明月不仅解决了原料的研发、生产问题,光学设计软件也实现了自给自足。随着明月于2021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明月的“技术之路”跃进愈加稳健,“品牌之路”迈步也更加笃定。

在日新月异的大数据时代,丹阳眼镜行业也正努力通过开辟互联网创新发展新通道,探索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新模式,深入实施品牌发展新战略,推动行业由规模效益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整合具有全球竞争性价值的产业链,推动眼镜产业从区域化向国际化迈进,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比翼双飞,全面形成丹阳眼镜产业的新优势。

汽车零部件:从“后市场”转向“高端制造基地”

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内汽车产业增速放缓,但丹阳市汽车零部件产业依靠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在激烈竞争中抢得先机,特别是超力、彤明、文光、梅花等企业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势头。

2021年,丹阳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销售303.2亿元,较2012年的销售数据增长76.5%。

图为江苏省国际合作园区日本(丹阳)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绿色低碳智慧平台

十年风雨,丹阳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积极推动产品的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与国内外一流主机厂配套的份额不断提升,正逐步从“以后市场为主的低端产业集群”向“以OEM为主的高端制造基地”的“角色”转变,成为支撑丹阳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夏至过后,天气愈发炎热。但当记者走进迅驰车业有限公司时,工人们正在智能化车间里干得热火朝天,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行着。记者看到,一只汽车前大灯总成,从零件压模、灯罩注塑冷却、灯组焊接、激光开槽,到最终组装完成被送上检验台,只需要10分钟。

其实从2013年开始,迅驰车业便将公司发展重点转向智能化改造,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基础打造,并从2016年开始,立足新阶段寻求新的突破,目前企业已是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等主流车企的优秀供应商,具有120余万辆整车灯具年配套能力,迅驰车业也成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灯企中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

据了解,丹阳市现拥有包括整车生产在内的各类汽车零部件企业千余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从专注配套到自主研发,丹阳市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强与世界一流企业的交流合作,使丹阳市汽车零部件产业迈向更高发展层次。

超力电器在技改投入和产品升级上更是不遗余力。2013年,超力电器斥巨资建设新厂房,引进多条国外自动化生产线和大型设备;2018年,超力突破了热泵空调技术这一“卡脖子”技术;今年,年产100万台高效节能无刷直流电机产能的厂房正在建设当中……多年来,超力电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的企业理念,开发和生产引领技术潮流的产品。

作为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5G+数字化”的“先锋队”,常诚车业江苏有限公司以“工业互联网平台+5G智能制造”为突破口,积极探寻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途径。依托5G数字化工厂建设,常诚车业去年营收增长3.5亿元,利润率由7.2%提升至8%,产品合格率从99.2%提升至99.6%,废品率下降50%,在线库存降低30%,人力成本下降8%。

实施“智改数转”,“新基建”须先行。当前,丹阳市正在全力加快部署5G基站等配套设施,夯实企业“智改数转”网络根基。

大家居:“创新驱动”+“数字动能”携手并进

放眼丹阳市整个大家居行业,已经形成了造林、板材、地板、装饰板材、板材专用胶、木门、家具、户外旅游产品、内衣饰品、家纺等相配套的一个较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全市拥有木业企业40余家,规上企业12家。

穿透实体经济迷雾,在企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中,大亚科技集团探索了一条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即把“创新驱动”和“数字动能”相结合,推动大亚行稳致远。其中,大亚人造板年产能达230万立方米,其规模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圣象地板年产销规模达6000万平方米,连续20年稳居全国第一。

图为2022年2月16日圣象集团首家智慧工厂启动仪式

“当今时代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给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赛道和更多可能,我们唯有拥抱新技术,吸收、转化、融合,打造自身的新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陈建军说,大亚发展20多年来一直走在转型升级的路上,但大亚的转型不是要“革”掉传统产业,而是不断地创新产品,竭力培育和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产业结构优的具有行业核心竞争力的转型升级项目。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只是一个求生存的问题,更是一个谋求更好更快发展的问题。如何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成为整个经济体系转型升级的“稳定器”“压舱石”,是丹阳市委市政府谋划的重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丹阳市从集中力量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从“点”向“链”转变,到集聚上下游企业,加快形成规模优势明显、核心技术领先、产业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再到实施“链长制”产业链培育体系,到健全“一链一领导、一链一专班”,深入推进产业强链,全力打造链式集群,竭力实现全市一盘棋协同发力,推动产业跃升,为全面推进现代化新丹阳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21年底,丹阳市共建成省级示范智能车间29个、丹阳市级示范智能车间44个,其中省级示范智能车间个数占镇江市的1/3,居江苏省县(市)前列。2022年,丹阳市更被列为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数据安全和数据产业化等成效明显的地方。

今年是“智改数转”全面启动之年。站在时代潮头,丹阳市正加快数字产业布局,做大未来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坚持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力,鼓励企业拥抱资本市场,以资本赋能产业转型提升,促进传统产业“智改数转”,开出更美的花。(魏郡玉)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