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速看料】凯辉基金赵晶:双碳之下的明日世界

2023-06-16 18:03:08 来源:36氪

打印 放大 缩小

6 月 8 日 -9 日,36 氪 WAVES 新浪潮 2023 大会在北京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顺利举办。「WAVES」作为 36 氪全新推出的峰会 IP,灵感来自于世界电影史上知名的 "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 "。我们想借此表达:年轻一代人不满足于现状、勇敢开拓和创造的精神。所以本次 WAVES 大会的 slogan 是:浪潮偏爱年轻人。

我们认为," 年轻 " 不止是一个年龄上的概念,而更是一种对活力、想象力的描述。某种程度上,36 氪就是一个伴随着年轻一代创业者、或者说 " 创新精神 " 一起成长起来的公司。这也是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一点:在多数媒体还在追逐大公司的时代,我们就将目光着眼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或 " 小人物 " 身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WAVES 新浪潮 2023 大会集聚创投、科技、人文、音乐多元场景,致力于打造出一场聚焦青年创始人和投资人的商业新势力派对。

9 日下午,凯辉基金的合伙人赵晶以《双碳之下的明日世界》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凯辉基金 合伙人 赵晶

各位朋友、投资人、创业者,大家好,我是凯辉基金的合伙人赵晶。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做新能源以及双碳领域的投资,今天受邀做一个分享,主题为 " 双碳之下明日世界 "。

双碳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我们如何解决?用什么方式?需要怎样的抓手?这可能不是一代人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一国的事情,而是一个百年的全球难题。人类发展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方式能够解决全球性的、跨时间的、温水煮青蛙的问题,我们当下面对的就是这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我先来介绍一下凯辉基金。我们是一个全球化的投资平台,在中国、欧洲、美国以及非洲和拉美,都搭建了本地化团队,同时,我们也是中法基金的市场化托管人。2018 年,凯辉基金便正式开始筹备旗下第二支人民币产业基金,就是我目前在负责的智慧能源基金,主要锁定在智慧能源、碳中和和清洁技术领域。

我自己是化学工程师出身,从 2010 年开始就在油气行业工作,那时候并没有所谓的 " 双碳 " 概念。对我个人触动很大的一件事是 2015 年 12 月 12 日通过的《巴黎协定》,全球近 200 个国家 / 地区参与。我当时觉得蹊跷,为何这个协定受到如此多关注,却还没有在油气行业产生明显影响。后来我发现,对于双碳这件事,许多人都是 "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 的态度。

作为油气工程师,我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会不会在 20 年、30 年以后还做着同样的事情?如果不是的话,未来在哪里?我们需要做什么改变?于是我就做了一个决定,要转行到新能源领域。第二个问题是,新能源领域的核心是什么?它的市场在哪里,它的中心在哪里?我认为是在中国,所以决定回到国内。

从那个时候到今天,中国的双碳领域从无到有、从热到火。对此,我欣喜又感到些许担忧。因为这个行业本身的积累和技术迭代速度非常慢,并且这个级别的变革一定是渐进的,而非大起大落。我们需要用很长的时间来规划,以及深刻的认知和坚持笃定的态度去解决各种问题。

双碳,也就是 " 碳达峰 " 和 " 碳中和 ",我们常常把两个概念放在一起说,其实它们有完全不一样的逻辑。碳达峰是碳排放到达一定峰值情况下的一种现象,我们不需要改变什么东西,GDP 增长放缓、工业能耗强度降低之后,自然而然就会发生。比如在欧美生产力发达的地区,二十年前就已经碳达峰。

反观中国,碳排放强度高,我们的 GDP 还在增长阶段,以自己本身的体量和历史结构为出发点,我国提出了 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的目标。《巴黎协定》的主旨是要求将全球变暖在 2050 年控制在不超过 2 ° C ,并尽量控制在 1.5 ° C 以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全球排放量需要在 2030 年前减少 45%,到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

我们和全球目标的时间线不同步,这里存在 gap。首先,我们的碳达峰比欧美发达国家晚了 20 年到 30 年。而且,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我们相比传统大工业国家短了一半。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快更好、更迅速完善地推动行业的变化。

为什么我说碳中和不一样?因为碳中和是替代的逻辑,我们需要新型的技术、企业、商业模式来替代现有的碳排放模式,我们还需要一个完善的跨时间、跨行业的利益再分配机制。本质上,现在我们在座各位都在排放碳,也不用花费什么,而在碳中和的世界里,碳的排放是要有定价的,怎么定?谁来付?用什么样的机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跨学科话题。

峰会现场

回到今天的主题,碳中和明日世界,它究竟由什么构成?有什么属性?

第一肯定是去碳化。第二,因为去碳,清洁能源必将替代传统化石能源,而新能源将是分布式的,零碳的世界的能源结构也会是分布式、去中心化的。第三,我们需要更加高效的数字化手段,包括刚才提到的 AI 技术,来把这些分散的、去中心化的资产运维好,管理好,在保持稳定性的前提下做到可持续发展。最终,我们希望人人都可以有便宜的,并且绿色可持续的资源和能源,这就是它的普惠化。

完成这个愿景,我们需要什么?首先需要电、氢(包括氢的衍生物)和碳的三张网,以及连接这三张网里边的核心资产和市场化的机制和政策,并且我们还需要一些二氧化碳捕集和负碳的技术,来把一些没有办法避免的碳排放来抵消。

碳中和并非一项技术,也不仅是一种转型,而是商业模式和整体社会经济的重塑,任何行业、企业、个人都必须制定可行的碳中和路线图。

在这场能源变革中,机遇颇多,投资新能源类资产将带动许多技术和服务模式的创新。

打个比方,电动车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能源变革推动了汽车的电气化、智能化和互联网化,整个行业因此被重塑。从前,车是一个纯粹的能源消耗体系,但是今天我们把车开出去,它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智能终端、移动能源,未来甚至会变成和电网互动的一些关键储能节点。这都是在碳中和商业模式改变的前提下发生的行业巨变。

那么碳中和为什么在中国如此重要?

因为碳中和需要太多的变化,所有的变化都要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经济有效。任何需要消费者来付出太多代价的碳中和,都没有太大的机会。多年以来,中国能源行业,包括电池、光伏行业,非常 " 卷 ",对性价比有极致的追求,这正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虽然很多从业者都觉得太卷太苦,但正是这些努力使得现在中国在全球光伏、电池整个供应链的市占率都达到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也给我们现在中国的能源、碳中和企业带来了核心竞争力。

我们卷过了别人,但是需求端持续在产生新要求。现在客户对于能源安全、能源自主提出更多需求,这么多供应链都在中国,你如何保证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的当下去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再比如说现在美国和欧洲都推出了推动当地碳中和转型的补贴政策,这自然而然会带来一些本地化的需求,中国企业怎么样去面对此类政策?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环境里,怎么用国际化的方法去融入市场?这给中国企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简单卖一个产品的老路恐怕是走不通的。碳中和转型,目前进展究竟如何?

今年 3 月,IPCC(Internation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出了最新评估报告 AR6,下图清晰可见,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深色的柱子越来越大。

2015 年 AR5 发布,它作为《巴黎协定》的一个科学奠基,定了 1.5 ° C - 2 ° C 的目标。今天我们重新审视这份报告,会发现 1.5 ° C - 2 ° C 已经不够了,我们需要做更多。

为什么?因为在过去 10 年里,我们在碳中和方面的投资还不够,投资的速度和规模完全不足以应对减缓气候变化本身的需求,很多气候变化的后果是不可逆的,应对气候变化的窗口正在快速关闭。应对气候方面的投资需要增长 3-6 倍,当然我们需要大量投资新能源制造类企业,并且快速扩大规模,新技术的突破固然重要,现有技术的快速推广才是当务之急,我们需要更广泛地应用绿色技术。整个世界需要我们在 2030 年减排 50%,但是中国要在 2030 年才能碳达峰,这里存在深刻矛盾。

过去几年,中国新能源制造发展很快,在场有许多投资人,大家应该都有体感,投光伏的、投储能的、投电池、投充换电制造的非常多。下图右侧这张图可以看出,我们在 2022 年几乎占据了全球近 90% 的新能源类制造产能的投资,而这些产能的投资已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已经超过了市场的需求。

左边这张图可以看到,按照现在温和转型模型假设的投资需求的角度出发,每年我们大概需要 160 亿 -370 亿美元的新能源类产能投资,而 2022 年实际数据已经达到 790 亿美元。这个产能甚至超过了 2023-2026 零碳转型模型假设投资需求。

现在看来,我们对产能的投资已经足够,缺的是对低碳类资产的投资,包括清洁能源发电终端、灵活类调度的储能、终端脱碳技术等。而转型的需求是在未来的 2023 年到 2030 年之间,平均需要每年 4.55 万亿美元的投资,而现在现实情况是 1.38 万亿美元,还差三倍。在未来 2031 年到 2040 年、2040 年到 2050 年的时间点,每年需要的投资会进一步加大,越往后投资的强度会越大。峰会图片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投资者把这一类资产去投下去,新能源类资产投资在回报上逐步打开,相信这类投资一定为成为接下来的主流,让碳中和转型真正发生。

其次,碳中和投资应该关注碳本身。我们建立了碳的体系,其中有碳排放、碳资产的核算和认证的机制。正因为碳看不见,摸不着,也没有国界,在全球碳中和转型这件事情上,要做到公平有效,这个机制必不可少。而中国现在缺失一个完整的碳体系,我们的碳市场还不成熟,并且还没有和全球市场对接,这种缺失会造成我们在制造业端的短板,我们产品的碳足迹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碳中和转型的进一步深化,我们也发现,现在我们在碳体系建立上有扎实的进展,全国碳市场的建立,加上今年可能的 CCER 重启,给予市场积极信号。

最后,我想说新能源、碳中和类资产的投资,我们需要扩大 3 到 6 倍的力度。新能源类资产的投资会衍生出来很多新的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这里做个简单的类比,是 2010 年左右对移动互联网的投资。移动互联网类投资分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技术的创新,带来了第二阶段新型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然后正是依托于新型基础设施,数字化服务,谷歌、亚马逊以及拼多多这类家喻户晓的应用才会出现。

而作为新能源碳中和类投资,我们现在是在技术创新的尾端,在新的基础设施投资的起点,我们还需要大量地投资新的基础设施,未来必定会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新的逻辑,新的各种能源服务类公司,以及各种和 AI 相结合的商业模式。

最后做个总结,我们都在一个大的周期里,碳中和这个周期是我们以前都没有经历过的,这也是关系到人类生存永续的转型周期。这个大周期必将来未来行业的巨变,带动成熟技术的发展,也会带动非常多新兴技术的涌现。而新能源行业本身也有自己的周期,光伏技术的迭代、新型电池技术的涌现等。对于降本增效不断的追求是这个周期的特征。最小的周期是供应链,去年下半年有硅料的变化,今年上半年经历了锂电池碳酸锂的变化,这都是这个行业的结构和技术决定的,而在每一个周期里边,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坚定碳中和这条路不动摇。做正确的事情有时候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

碳中和的路任重道远,我们需要最终回归初心,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而我们怎么才能将这件事利益最大化?

谢谢。

关键词: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