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要闻】《不止不休》,纸媒黄金时代追寻的理想与正义

2023-03-29 10:40:11 来源:第一财经

打印 放大 缩小

3月24日,电影《不止不休》公映,此刻距离影片拍竣,已等待近三年。

正式公映前,《不止不休》在北京首映,现场人满为患。人群中既有“狂飙亲友团”“白客老友团”,也有王俊凯、刘昊然、文淇、喻恩泰、郑渊洁等明星与名人的低调露面。


(资料图片)

《不止不休》拍摄于2019年,上映前就收获诸多好评,入围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第45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新人导演王晶则凭借此片在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获费穆荣誉最佳导演。

王晶曾在贾樟柯的《天注定》《江湖儿女》等多部作品中担任执行导演,《不止不休》的幕后,是贾樟柯的御用班底,贾樟柯担任影片监制,摄影师余力为、美术指导刘维新和录音师张阳,都共同为电影保驾护航。

让《不止不休》备受关注的,还包括两位主演白客和张颂文在今年的爆火。白客在电视剧《三体》中饰演白沐霖,演活了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张颂文则以《狂飙》中的精湛演技,一跃成为“顶流”。

《不止不休》的故事发生在2003年的北京。高中肄业的韩东(白客饰),带着对新闻行业的满腔热忱,义无反顾从家乡到北京闯荡。他没有文凭,用一支笔敲开媒体大门,受到资深调查记者黄江(张颂文饰)的赏识。韩东一次次深入新闻现场,顶着压力调查事件真相,最终以一篇报道让上亿乙肝病人得到关注。

影片中呈现的纸媒黄金时代同样令人感怀——调查记者铤而走险进入新闻第一现场,没日没夜赶稿,编辑部为选题激烈辩论,通宵达旦忙碌。从印刷厂出来带着油墨的报纸刚走上街头,读者的邮件和反馈就像雪片一样涌来。

在真实事件改编的基础上,电影讲述的不仅是特定时代一群新闻工作者的群像,更是对那个“纸媒为王”的黄金时代的呈现。

中国电影市场上,像这样一部从记者良知、人道主义视角去讲述的现实主义题材,几乎没有先例。

“对于一部现实主义电影来说,这个议题本身自有其力量。”影评人奇爱博士还记得,2020年他在平遥国际电影展上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时,充满惊喜,一直在期待该片公映后将迎来的礼遇。

等待漫长,却是值得。在北京大学的映后分享会上,有学生说,看到影片里的北漂韩东,尽管生活困顿,却依然热血,对理想抱有纯粹乃至偏执的信念,“我觉得自己可以再勇敢一些。”

白客坦言,他内心与韩东一样,有一些固执和倔强,他初到北京时,也遭遇很多挫折,“但内心仍充满理想主义,充满对世界的情感。”

张颂文说,电影里面人物的命运,跟他在北京的命运很相似,当初剧本最打动他的也是韩东的理想主义,“即使自己工作颠沛流离,爱情没有保障,但他为这样的一群弱势群体发声,足以打动我。”

在《不止不休》中,张颂文一出场就贡献了教科书般的演技——风尘仆仆从新闻现场出差回来,头发凌乱,一边卸下背包去倒水,一边用超快的语速交代事情,说话间一个轻微扭动脖子的动作,呈现出疲惫。

制片人刘小昭认为,张颂文最厉害的是可以和每一个人真诚聊天,并汲取养分,“他演记者的时候,记者觉得他是自己人,他和矿工聊天,矿工也觉得他是自己人。”

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导演王晶坦言,电影所拍摄的纸媒黄金时代,其实是他并不熟悉的。拍电影前,他通过监制贾樟柯的叙述,获取很多时代样貌,并采访大量媒体前辈,使得电影有了纪录片般的质感。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他担任贾樟柯执行导演,学会了具体而琐碎的拍电影的方法。北京首映式上,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电影监制、编剧王红卫说,王晶其实上了两个学院,一个是北京电影学院,一个是贾樟柯电影学院。

王晶很感慨,当初贾樟柯拍电影,他们常常为一些突发事件互相打配合,而这一次,贾樟柯成了那个站在他身后的人。隔三差五,贾樟柯会到现场看一看,隔得很远,确定没问题,打个招呼就离去。在电影中,贾樟柯也客串了一场精彩表演,出演一位山西煤矿村治保主任。

对于张颂文和白客爆红带来的关注度,王晶认为,这无疑会让更多人看到这部电影,“票房是一部电影商业逻辑必须完成的一环。但我更愿意关注,有多少人看了这部电影,多少人想要分享和讨论,这个对于我们而言更重要。”

在这部电影中,如果观众能感受到一代新闻人对理想、真相与公正的追寻,恰是《不止不休》的意义。

第一财经:在内地电影市场上,还没有一部聚焦记者生涯的新闻题材电影。作为首部电影处女作,你为何会想到拍这部严肃写实的影片?

王晶:坦率讲,这是一个被选择的过程。出品人唐岩之前有媒体行业从业经验,他们看到纸媒今天的状态,看到媒体人纷纷转行。他想请一位年轻导演来拍一部关于新闻人的故事,我们达成共识的点在于,记者跟拍电影的人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我们都是在观察、记录,并表达自己观点。

第一财经:电影里的韩东是一个理想主义的角色,可能他的梦想不被理解,他的坚持也不被认可。这样的理想主义,与你的人生是否也有连接?

王晶:一开始我跟韩东这个人物之间产生情感连接,还不是理想主义。理想主义能感知,但又不太能具体化。

回看我自己的经历,其实一直在“自我怀疑”。2003年我考进北影,我在原本的生长环境中是一个挺特殊的人,但当你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周围人都比你出色,你会问自己,我是谁?我为什么会是今天的样子?这是一个找到答案、建立答案的过程。

韩东是个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年轻人,没有任何关于新闻从业的教育背景,但他想成为行业的一份子,又不知道自己行不行。他所遭受的压力与成见,使他即便没有外露情感,内心也存在自我怀疑。这种自我怀疑不一定是贬义词,而是更多去关照内心。可能这跟电影呈现出来的关系不大,但确实是我进入这个人物内心的方法。

第一财经:你的自我怀疑解决了吗?

王晶:一直在怀疑。做电影这件事,是需要强反馈的工作。你拍出来的电影是要给人看的,电影既是强反馈,又是慢反馈,你需要把所有事情做完了,才知道反馈,知道票房怎么样。

你会花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去拍一部电影,期间要做无数个决定,但都没法收到任何反馈,你不知道对错,不知道是否可行。

导演需要在自己内心建立一个认同,我为什么做这件事,再把自己的想法掺杂到电影里,这是我找到安全感的方式。

第一财经:电影拍摄于2019年,直到今年才上映,恰好又赶上两位演员的人气爆发,电影获得很大关注度。当初确定角色时,你是如何决定选择白客和张颂文,又如何界定这两个角色?

王晶:我对韩东这个角色,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标尺,当他出现在银幕里,应该让观众有一种“这个人跟我一样”的感受。他的普通、平凡和不显眼,跟我们一样,那他身上跟普通人不一样的那个部分才能凸显。我第一次看到白客的照片,穿一件皮夹克,风尘仆仆的,焦虑地望向远方,那个状态是对的。

有人觉得他原来是喜剧演员。我不想片面化看人,第一次接触,他是沉默寡言的演员,也正是他内心热情澎湃的另一个表现。他是我能找到,最普通又最不普通的人。

张颂文饰演的黄江这个角色,我们开始有点摇摆。我们看过很多老媒体人,发现他们都不一样。后来想到一个可能性,他首先是一个笔杆子、一个知识分子,这之外,他可能是一个猎人。表面看上去,他有点直接、粗暴、强势,也有阅尽世间百态后产生的圆滑与世故,但底色又是一个知识分子。

黄江是一个很复杂的人。张颂文精准完成了一个有点复杂的人物,他外貌和内心的反差,都是他帮电影加的分。

虽然张颂文老师不是电影里的主视角,但他是一面镜子,韩东照出来的,是20年前的黄江,反过来也是如此。他们代表着两代新闻人,彼此之间有惺惺相惜的东西,有相互认同的价值观。

第一财经:为了拍摄电影,听说你们寻访了很多老媒体人去寻找细节。

王晶:我们身边本身就有很多媒体朋友,这是先天优势,所以做了大量的采访。早年的老记者聊了一圈,还约了南方系的记者,都试图加到电影里。

报社开选题会那场戏,对我意义很大。我们找到十二位真正的老媒体人,就像亚瑟王的十二骑士。我们请他们过来,自己扮演自己。

我跟他们说,要不就真的开一次选题会,我抓拍。我在另一房间,戴着监视器听他们聊天,各位老前辈都很在状态。他们聊了很久,这场选题会在电影里,也就十几秒,我知道素材够了,但没有打断,一直听下去。

那一刻我听得有点走神,有一点感动——原来曾经有一帮人,他们每天在讨论的,就是新闻理想和伦理,讨论新闻到底是什么。

电影里撤稿的美编老李,就是《北京青年报》的美编。包括编辑部里出现的很多编辑、记者的角色,是我们真正请媒体朋友过来客串的。这既是一个纪念,对于白客和张颂文来说,也有帮助,他们跟记者交朋友,跟人物原型聊了很久。

第一财经:很多人也会说,从电影里看到一个逝去的纸媒的黄金年代。

王晶:其实也谈不上怀念和缅怀,时代就是这么往前走了,但我们停下来看一看,总是有价值的。我们做这部电影的初衷,是想记录下曾经的一个时代,有一些人做了这些事,可能很多人忘记了,慢慢消失了。

关键词: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