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 | 西点军校招生简章上确曾印有雷锋照片

2023-03-11 09:20:23 来源:辽宁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企业家马水泉远赴美国求证

西点军校招生简章上确曾印有雷锋照片

马水泉他是一家农副产品公司的负责人,也是杭州市雷锋纪念馆的馆长。2007年底至今,他累计出资1000多万元,创建了中国第一家个人出资的雷锋纪念馆,免费向公众开放。他还借用展销农副产品的时机,远涉重洋,把雷锋事迹介绍到法国、德国、美国等多个国家。两次去西点军校,马水泉终于找到了那里的“雷锋”。马水泉身后背景图即为西点军校招生简章。(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张晓丽

东北的初春乍暖还寒,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却是一处与众不同的“最美人间三月天”。其实早在2月中旬,馆里便已燃起了火热的气氛,前来参观学习的干部和群众络绎不绝。

二楼展板上的两张照片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看,这是西点军校,墙上有雷锋的照片。”“看,西点军校的师生也来雷锋纪念馆参观过!”旁边的展柜中还有一件同样将西点军校和雷锋联系起来的物品——一封曾任中国驻美大使馆一等秘书田志芳的来信,他就是上面提到的前一张照片的收藏者。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关于“美国西点军校学雷锋”的报道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此后的几十年间,关于西点军校是否学雷锋的争论从没有中断。为了求证这一报道的真伪,一直有人专门漂洋过海寻找真相,这其中就包括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原馆长张淑芬和浙江杭州的企业家马水泉。

远赴美国西点军校寻找证据

“美国西点军校是世界四大军校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新闻报道,西点军校曾经出现过雷锋照片,说明西点军校也在学雷锋,到了90年代末,又有人写文章说此事纯属虚构。作为雷锋纪念馆工作人员,我们感到有责任把事情调查清楚,给公众一个准确的说法。”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原馆长张淑芬说。

对20多年前访问西点军校的经历,张淑芬记忆犹新。2002年9月,张淑芬与抚顺市外事办副主任谭桂红等人来到美国西点军校进行访问,西点军校公共事务办公室工作人员艾瑞卡·福德接待了他们。由于军校人员流动较大,出国前联系的人员,到访时已经离开了学校。那时正赶上美国“9·11”事件一周年,美国在外交方面控制极严,张淑芬一行到西点军校后不能随意走访,只能按照指定路线进行参观。

张淑芬提出到学校的档案室和图书室查阅相关资料,但对方并不同意,调查工作无法展开,张淑芬一行无功而返。

几个月后,事情出现了转机。当年的12月,一封来自杭州的信件令她惊喜万分:一位老人将他珍藏了16年的有关西点军校有雷锋照片的史料无偿地捐献给抚顺市雷锋纪念馆。这是一份上世纪80年代的西点军校招生简章,仔细看其中一幅图片:几位军校学员正在专心致志阅读,背景墙上,贴着一面中国国旗和一张雷锋画像。

老人名叫田志芳,在1984年至1988年担任中国驻美大使馆一等秘书期间,曾有机会访问西点军校。访问时,西点军校发给参观者一些资料,他当时没时间翻阅。回到大使馆打开一看,他惊讶地发现招生简章上竟然有雷锋的画像。出于好奇,田志芳一直保存着这两份招生简章。当他在报纸上看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派人远赴美国寻找“西点军校学雷锋”的证据时,马上想起了这两份招生简章,萌生了捐赠的想法。

西点军校课程中把雷锋当作中国军人的优秀代表

“从照片上看,雷锋照片就悬挂在学员学习的地方,旁边还有一面五星红旗,可以看出,西点军校的确是在研究雷锋精神。”田志芳分析,在上世纪80年代,肯花力气设法弄一张大尺寸的雷锋像,并挂在了教室的墙上,这说明雷锋在部分西点军校学员中的影响是不小的。

田志芳对自己的判断深信不疑,时常与自己的老乡、杭州市雷锋纪念馆馆长马水泉进行探讨。“想要找到证据,必须到西点军校实地探访!”田志芳与马水泉终于找到了机会,2012年,两人抵达大洋彼岸。

记者到访时,马水泉正在进行新的雷锋展览的筹备工作。谈起当年在西点军校的经历,他笑着说:“走访之旅一波三折,我们曾两次进入西点军校。”

2012年2月10日,第一次踏入西点军校,学校博物馆馆长接待了他们。“这位馆长很年轻,不清楚雷锋的事,对当年的招生简章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出师不利,但马水泉和田志芳不想徒劳而返,于是再次求助领事馆。

在领事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又过了两天,马水泉与田志芳再次进入西点军校。这一次,他们见到了西点军校公共事务办公室的专家吉姆·福克斯。田志芳拿出那份招生简章,请吉姆过目。吉姆马上认出了这份招生简章:“这是我们以前招生简章里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那一间教室,是西点军校的汉语教室。”吉姆对他们说,西点军校当时在教授汉语时,讲到了雷锋的事迹,教官把雷锋当作中国军人的优秀代表。

同样认出这张照片的,还有西点军校的教官马科斯,他说:“西点军校汉语教程中有一课是讲雷锋的。”2004年7月28日,西点军校派马科斯率6名学员来华回访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在参观纪念馆时,他们对二楼展出的西点军校招生简章上的照片非常感兴趣,马科斯一眼就认出了照片中的人:左一是他的同级同学,左二是他20年前的老师,右一是他哥哥的同学。

在如今的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二楼,马科斯一行7人在西点军校招生简章展板前的留念合影被做成新的展板,呈现在大家面前。照片上,教官与学员都身着军装。张淑芬介绍:“他们在其他地方参观时,都是着便装的。到雷锋纪念馆参观前,他们郑重地换上了军装,以表达对这位中国优秀军人的敬意。”

西点军校学生关心为什么中国人学雷锋经久不衰

张淑芬在调研中还意外地发现,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闲聊美国》一书中,有一张作者马平与美国国防部官员在雷锋照片前的合影,旁边写道:“在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的陈列室里,也有雷锋的画像和书籍。图为作者马平与美国国防部官员的合影。”

张淑芬找到了时任四川省宜宾市副市长的马平,他介绍说:“1993年,我应美国政府新闻总署邀请,以国际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考察采访。贵馆提到的那张雷锋的照片,是我在美国国防部访问时,在国防部的陈列室里看到的。当时我感到很亲切,就邀请这位官员和我一起在雷锋的画像前合影留念。当时,我问这位官员怎么会有雷锋的画像,他告诉我:雷锋是一位了不起的军人,我崇拜他的牺牲精神,作为军人,他身上具备军人特有的牺牲精神,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军魂。”

记者在对雷锋生前辅导过的学生孙桂琴的采访中,也得到了一点线索:孙桂琴曾经接到过来自西点军校学员的电话,向她了解雷锋。回想起29年前的那个电话,已是古稀之年的孙桂琴仍然记得清楚:“那个电话是半夜打来的,我当时在沈阳军区陆军总医院工作,因为这件事涉及国际关系,作为军人,我第二天一大早就向组织汇报了这件事的经过。”

那是1994年3月4日,距离学雷锋纪念日还有一天,央视的一档纪念雷锋的节目中播出了孙桂琴学雷锋的事迹。深夜,孙桂琴被电话铃声惊醒,电话是北京国际广播电台打来的,对方说现在为您转接来自大洋彼岸美国纽约的国际长途电话。紧接着,电话里传来这样的声音:“我是美国西点军校的学生,我和我的同学在电视中看到您学雷锋的事迹。请问,中国到底有没有雷锋?您见过雷锋吗?”他还提出疑问:“雷锋不过是一名普通士兵,二十几岁就殉职了,可为什么在中国30多年来学习他的活动经久不衰呢?”孙桂琴一一做了解答。

西点军校学员深夜打来的越洋电话,彰显了他们对雷锋的关注。西点军校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雷锋,我们无从知晓,不过这种关注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从未中断,不论是那份80年代的招生简章,还是那通90年代的越洋电话,抑或是2000年之后对抚顺市雷锋纪念馆的回访,都证明了这一点。

责编:李莹

审核:徐晓敬

关键词: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