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求职 避开这些“坑”

2023-06-15 09:17:24 来源:辽宁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资料图)

六类招聘陷阱四种招聘诈骗

高校毕业生求职避开这些“坑”

本报记者徐铁英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遭遇招聘陷阱、求职诈骗、就业歧视的案例常见诸报端,还有个别招聘单位利用毕业生缺乏社会经验又求职心切的心理,在招聘过程中玩起“猫儿腻”,设计各种招聘陷阱。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辽宁省劳动监察执法服务中心劳动监察部部长杨侠,介绍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容易遇到的招聘陷阱和应对办法,为高校毕业生“职”点迷津。

杨侠介绍,目前较为典型的招聘陷阱主要有六方面。一是虚假广告陷阱,在招聘时夸大或隐瞒自身的真实情况,对招聘职位的工作内容做模糊化处理,对薪水中的不确定收入部分做虚假或模糊的承诺,入职后不能兑现。二是传销陷阱,以帮忙找工作为理由、以高薪为诱饵,诱骗求职者进行非法传销活动。三是合同陷阱,以就业协议代替劳动合同或以谈话、电话等口头形式约定工作相关事项,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有的企业虽然签订了劳动合同,但缺少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工资、劳动条件等重要内容,有的甚至包含“霸王条款”,例如要求无条件服从加班、试用期离职没有工资、几年内不得结婚、生孩等。四是试用期陷阱,包括只试用不录用、不签订劳动合同、随意延长试用期、混淆试用期与实习期及见习期的概念、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等。五是费用陷阱,设立各种名目收取不合理费用,如风险抵押金、报名费、培训费、考试费等。六是智力陷阱,招聘时把本单位遇到的问题以考题的形式要求应聘者作答,待应聘者利用专业优势完成作答后,再以各种理由不予录用,将应聘者的发明或创意据为己有。

杨侠提示,毕业生们在遇到类似不合理的情况时,要提高警惕,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盲目相信、急于求成。如果遇到求职陷阱的情况,可以拨打12333服务热线,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投诉举报;如果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要向公安部门报警求助。

除去上面介绍的那些陷阱,社会上还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招聘诈骗,高校毕业生们求职时更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目前比较常见的招聘诈骗主要有四种:一是网络刷单,以“动动手指就能赚钱”“不费时间收益快”等噱头发布招聘信息,诱骗求职者下载APP进行刷单却无法提现。二是轻松跑腿,以“轻松跑腿赚大钱”为由发布招聘信息,实则利用求职者身份证及银行卡,实施为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活动进行洗钱的不法行为。三是学历提升,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骗取信任后以帮助求职者快速提升学历、办理正规大学毕业证从而顺利入职国企、名企为由进行诈骗。四是特殊面试,以面试官“身份特殊”为由,要求职者到指定场所通过监控设备进行面试,求职者没有见到“面试官”,却被告知已通过面试,被要求缴纳各种费用,骗子一旦得手便立即失联。广大毕业生要警惕那些低门槛且高薪的招聘广告,面对诱人的工作待遇和条件时,要仔细甄别。如果不慎“中招”,要及时保存好相关证据,第一时间报警求助。

责编:杨 旭审核:徐晓敬

关键词: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