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毫米厚“中国红”反复堆漆达百层

2023-08-11 09:19:28 来源:辽宁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清宫家具剔红三屏背太师椅显古代工匠精神——

三毫米厚“中国红”反复堆漆达百层

宋、明、清三个历史时期太师椅比较图。


(资料图)

鞍山市博物馆展出的一对清代剔红三屏背太师椅。

清代“多宝格”家具。

更多精彩扫码观看

本报记者商越文并摄

探新展

鞍山市博物馆展出一对清代剔红三屏背太师椅。这对太师椅是明清家具中的精品,清代家具代表品种,展现了清代手工艺的高超。作为中国古典家具集大成者,清代宫廷家具做工极其复杂,尽显工匠精神。其经典元素正被现代家具设计师借鉴吸收,中国传统家具在继承中不断发展。

1

制作一把太师椅需要三五年

在鞍山市博物馆精品馆,一进门便会看到一对清代剔红三屏背太师椅。朱红喜庆的色彩、繁复精巧的工艺,端庄古雅的造型,尽显清代宫廷家具的奢华风尚。仔细查看,椅身铺满雕饰,包括多种寓意吉祥的图案、纹饰。

鞍山市博物馆研究室主任郭东升向记者介绍,这对座椅是1979年前后由北京故宫调拨来的,为乾隆时期的宫中遗物。它通高90厘米,木质胎骨,采用雕漆工艺中的剔红技法制作而成,这种工艺被后人称为以刀代笔的“中国红”。

雕漆工艺是用天然漆料在木胎或金属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是涂漆、绘画和雕刻相结合的复杂工艺。根据髹饰颜色的不同,分为剔红、剔黑、剔犀(朱、黑、紫、黄等色分层涂抹)等种类,其中尤以朱红色漆多见,因此雕漆工艺又称为“剔红”。

雕漆工艺要经过设计、制胎、涂漆、描样、雕刻、磨光等十几道工序,其中最关键步骤是涂漆。工匠需要在木料上层层堆漆,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漆在半干未干时形成一层软膜,在这层膜上再度刷漆。第二道漆半干未干时再刷第三道漆,如此循环往复。等到漆膜增厚到一定程度,工匠们用刀在上面画稿,然后剔刻花纹图案。这就是中国独有的雕漆剔红工艺,2006年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这把椅子整体的笼罩漆,厚达0.3厘米。”鞍山市博物馆讲解员徐铭璐告诉记者,在清代,一个工匠制作这样一把通体剔红工艺的椅子,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

因为漆木器家具有防腐、防潮、耐磨耐高温的优点,所以明清时期的达官贵族对它十分喜爱。与瓷器相比,漆器的制作周期更长、工艺更复杂。资料显示,明清时期,一年可烧造百万件瓷器,而漆器只能做百十件,因此其价格非常昂贵。

据明代《髹饰录》记载,雕漆工艺发源于唐代的四川、云南一带,距今至少有1100多年历史,元代时官府设有专职漆器作坊和工匠。在明清两朝,雕漆剔红家具是宫廷漆器中最主要的品种。

据史料记载,清代乾隆时期,宫中收藏剔红漆器最多。其精雕细刻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将古代漆器的工艺发展推向高峰。分析其中原因,一是因为乾隆年间国力鼎盛、经济繁荣,促进了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二是乾隆皇帝酷爱雕漆艺术,每逢节日必备喜庆的雕漆礼品,宫中许多陈设用品基本都是雕漆制品。而且乾隆皇帝在位时间长达60年之久,促进了雕漆产品的发展。

2

太师椅得名于宋代

我国古典家具多数是按使用功能或结构特征来命名的,只有太师椅是唯一用官职来命名。研究发现,它起源于宋朝。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古典家具研究专家陈增弼研究发现,太师椅名称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张端义的著作《贵耳集》。书中提到:“今之校椅,古之胡床也,自来只有栲栳样(即圈椅样式),宰执侍从皆用之。因秦师垣在国忌所,偃仰,片时坠巾。京尹吴渊奉承时相,出意撰制荷叶托首四十柄,载赴国忌所,遣匠者顷刻添上。凡宰执侍从皆有之。遂号太师样。”

文中所称“校椅”,即指交椅,因椅足呈交叉状得名。“师垣”指宰相的职位,秦桧时为宰相,人称“秦师垣”,秦桧也曾任职太师,因此也有“秦太师”之称。这段记载讲述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当时,秦桧在国忌所,他正坐在圈椅上休息。一仰头,头巾坠落地上。京尹吴渊看在眼里,为讨好当朝宰相,便命人创意构思,制作了40只荷叶托首,派遣工匠赴国忌所,安装在秦桧及其侍从的交椅上,成为交椅新款式“太师样”。后人研究发现,这种荷叶托首类似于现代靠背椅上的头枕。

在宋人王明清的《挥麈录》中,也记载有宋代太师椅的做法,可以与《贵耳集》互为印证:在宋高宗绍兴初年,官员们在待漏院等待上早朝,临安府尹梁仲谟看到“有据胡床而假寐者”,觉得非常好笑。旁边有人说:“近见一交椅,样甚佳,颇便于此。”梁仲谟便打听其样式,有人说是“用木为荷叶,且以一柄插于靠背之后,可以仰首而寝”。梁仲谟答应:“当试为诸公制之。”次日入朝,则凡是在座的,每人都得到一张新的荷叶托首交椅,从此,“达宦者皆用之”。

清代以来,太师椅这一名称仍为人们沿用,但具体样式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清代流行的太师椅就是座面加宽加大、后背饱满、四腿粗壮的椅子,有的在搭脑上又增加凸出的一块,靠背上方呈凸字形,整体造型沉稳、浑厚、庄重。

3

古代家具经历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我国家具制造历史悠久。记者查阅史料发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已具备早期家具的雏形。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家具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像鲁班这样的能工巧匠,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如曲尺、墨斗、刨子、钻子、锯子等,传说都是鲁班发明的,鲁班也被尊为中国土木工匠的始祖。

这一时期,跪坐是人们主要的起居方式,因此家具呈低矮型,出现了完整的供席地起居的低矮型家具。唐代迎来家具的繁荣期,这时人们的起居方式由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过渡,家具也进入由低矮型向高型家具发展转化的高潮期。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家具发展达到鼎盛,其共同特点是造型优美、结构牢固、装饰性强、民族味浓,种类日臻齐全,因此明清家具成为中国古典家具最具影响力的代表。

“明清家具也各有特点。”郭东升说,明代家具在材料、工艺、造型等都达到了成熟完备的境地,形成了质朴大方、典雅端庄、不事雕琢的风格。清代初期,由于政局未稳,继续沿袭明代风格。而到了乾隆时期,国力强盛,为了体现盛世景象,追求华丽璀璨的风格,清宫家具大面积使用雕、镂、刻、嵌以及金银彩绘等装饰手法,运用金、银、石、珊瑚、象牙、螺钿、珐琅等装饰材料,花纹求多求满,题材丰富。

清代还创制了一些巧妙实用的家具,如清初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记》中,主张桌子要多安抽屉,立柜要多加隔板和抽屉,他还设计制作了一批家具。如今存世的带抽屉的桌子以清代居多,应是受到李渔设计思想的影响。

据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京南考证,今天常见的“多宝格”也是在清代才开始形成的,被公认是最富有清式风格的家具之一。多宝格,又名博古架,兼有贮藏和陈设的双重作用,但主要是陈设古玩、玉器等小品的古雅设置,大部分见于宫廷或官府,民间的“大户人家”中也有使用。

“多宝格”是在明代架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家具。明代的架格又称“书格”,造型简练质朴。到了清代,出现一种用横、竖板将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高低不等、大小不同的架格,称为“多宝格”。其内部空间分隔巧妙、错落有致,产生丰富的层次感。木匠采用榫卯结构,精工细作,表面雕有纹饰等,既实用又给人以华丽富贵之感,深受人们喜爱,至今仍在使用。

责编:姚晟琦审核:徐晓敬

关键词: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