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焦点讯!新工科“牵手”新农科 武汉轻工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2022-06-27 09:27:26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罗俊)现代农业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实现绿色高效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如何打造“新工科+新农科”相互融合的学科专业“新结构”?如何推动多元化工农融合精英人才培养?近日,武汉轻工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系主任方焯接受本网记者采访,介绍本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创新路径。

方焯和学生一起。学校供图

“工中有农,以工支农,工农结合,是我们专业的办学特色。”方焯表示,专业立足于“新工科+新农科”的人才培养要求,坚持“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探索建立适应于新工科、新农科融合建设需要的多种方式、多种形态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新模式。

专业紧跟农业工程信息化前沿技术,把握农产品加工装备的智能化发展新趋势,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光电信号检测”和“电子信息处理”两个特色方向,先后获批湖北省战略产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国家一流专业。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知识生涩、复杂难懂,是一门公认的难学课程。该系教师程光晖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从Maxwell方程组推导磁矢位的边界条件,进而将恒定磁场问题转变为了一个数学问题。在武汉轻工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这样富有巧思和情怀的课程还有很多,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探索者,获得众多师生点赞。

学生上专业课。学校供图

“以‘金课’建设为引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方焯说,以学科交叉、生活常识、传统文化等为切入点,能够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青年的学习兴趣。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1702班学生刘维丹对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们专业增加了很多农产品加工行业背景的实践教学,我们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目前她正在华中科技大学攻读研究生。

据了解,目前,武汉轻工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构建了较完备的毕业学生跟踪反馈机制,实现了“招生—培养—就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毕业学生从事电路设计、软件开发等相关工作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工作与专业相关度高于同类非“211”院校。2019-2021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 96.67%、93.75%和 97.44%,毕业生平均薪酬水平居省属高校前列,就业质量较高。

关键词: 武汉轻工大学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