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日报丨王相银:侍叔如父四十载 身残志坚摘穷帽

2023-05-12 15:21:21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刘小利、代丽思)王相银,男,汉族,1964年8月生,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过渡湾镇鸿兴园村一组村民。

自18岁时主动担起照料残疾叔叔的担子后,王相银40余年侍叔如父,从未动摇。妻子双目失明,他亦真心相待,二人19年相濡以沫,同心孝老。一家五口,四人残疾,他凭着铁肩、巧手和好学之心,成了当地有名的种烟能手,扶老携幼一道脱贫,靠着坚强的毅力把苦日子过成了甜日子,并入选全国励志易地搬迁扶贫典型。

王相银脱贫事迹入选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先后荣获“襄阳好人”等荣誉称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王相银耕作中。 通讯员 供图

小时你护我一时,长大我护你一世

王相银的父亲共兄弟六人,结婚成家的只有父亲和三叔。大伯和六叔均有残疾,六叔最为严重,是智力残疾。1982年,王相银的爷爷把他的父亲和三叔叫到床前,让他们选择照料对象。

作为家族长孙,18岁的王相银也在现场,他向父亲建议把六叔接回家。父亲问他为什么,他说:“六叔虽不醒事,但真心疼我,小时候为了照顾我,耽误了家里的活儿,没少挨揍。”

家里人口多、劳力少,为了改善父母叔叔和年幼弟弟的生活,王相银他远赴内蒙挖过煤、南下广东搬过砖,干的都是重体力活儿。虽然行动不便,但靠着过人的毅力,努力赚钱养家。

该镇副镇长、原鸿兴园村村支书陈运贵曾经找到王相银:“你和媳妇闺女都有残疾,就儿子身体好点,叔叔就交给政府养吧。”王相银却腼腆地说:“谢谢政府关心,他是我的亲叔叔,只要我还能动,就一定会把他照顾好。”

王相银特别孝顺,村里人常常看到这样一幕:他每天早出晚归,忙得浑身是灰,叔叔衣着干净整齐,一脸祥和地坐在堂屋外面。

去年冬天,叔叔意外摔伤了腿,当时已经58岁的王相银依然像年轻时一样,两个多月里,每天把70岁的叔叔背进背出。

他是叔叔的腿,也是妻子的眼

因为家里太穷,王相银40岁时才娶上媳妇,可对方先天失明,他并未心生嫌弃,而是加倍耐心地照料妻子。

看着丈夫这么辛苦,眼盲心亮的妻子想替他分担一些。她从摘菜开始练习,用自己的手指分辨蔬菜的不同;拿着菜刀,小心翼翼地切菜;刚学生火时,她总是用手捂住火苗,宁可烤伤到自己的手,也生怕给这个贫困的家带来风险.......

第一排从左依次为王相银妻子、王相银女儿、王相银智力残疾的叔叔,第二排从左依次为王相银儿子、王相银。 通讯员 供图

在他的帮助下,妻子也越来越像一个“正常人”,家里的每一个物件摆放在哪里,都印在她的脑海里,日常行走,根本无须搀扶。

今年4月20日,记者前往她家采访时,王相银在修缮屋顶,妻子用丈夫自制的滑轮,向屋顶运送砖块,让人难以相信她竟是一位盲人。

不离不弃不等不靠,苦日子终成甜日子

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始以后,王相银一家告别了山上三间土坯房,搬进了靠近公路的新房里。

他认真地向烟草部门派出的扶贫技术员学习技术。潘胜汉、罗华国、王功书、周力功,每一位技术员教他的技术,都铭记在心,学以致用。别人一亩地能收3000多元,他一亩地能收4000多元。

王相银收烟叶。 通讯员 供图

王相银几乎每天都是早上6点出门,晚上10点收工,中间还要抽时间照顾老人孩子。在这种高强度的节奏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的只有一个信念:让一家人过好。

天道酬勤,2020年,靠着10亩烟叶、5头生猪、3亩魔芋,他家的年收入终于突破8万元。王相银先后荣获保康县致富能手、劳动模范、襄阳好人等光荣称号,其脱贫事迹还获得国家发改委通报表彰。

最近这段时间,王相银和妻子正忙着建大烤烟房。他说,镇里在搞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有补贴政策,他打算给自家设备升个级。政策补贴一万多元,他自己用出1万多元,每年可实现增收一万多元。

“儿子想上大学,有了这些,学费我就能自己解决了。”王相银笑着说。

关键词: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