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不断打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局面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2022-01-05 11:17:19 来源:江苏经济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1月4日,南京召开“新年第一会”——市委人才工作会议暨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大会,发布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南京已连续五年在新年的首个工作日聚焦“创新”。

这些年对“创新”的持续追求,带动南京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在2021年度省科学技术奖拟授奖公示项目中,南京拥有162个项目,占全省的61%。去年南京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超全省四分之一,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68万家,增长67.3%。立足新发展,今年南京在优化延续近年来创新政策的基础上,计划通过涵盖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聚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坚、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等21条政策措施,确保南京始终保持创新资源集聚汇聚的强劲“磁场”。

亟待跨越的四道门槛

毋庸置疑,创新已成为南京最为显著的特征,并为南京经济强劲的活力和强大的韧性提供了支撑。当前,南京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科创企业森林积厚成势,城市创新集聚度、活跃度、开放度大幅提升。去年6月,科技部发文支持南京市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并与江苏省、南京市研究制定了行动方案。尽管硕果累累,但南京距离建设成为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还有一定差距。

“重大科创平台、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结构、领军企业的支撑”就是其中还未跨越的四道门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助力产业强市建设的有力支撑,也是加速科创资源集聚、促进区域中心建设的有力抓手,更是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但目前国家布局的5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南京仅有未来网络试验设施一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工信部批复的6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3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南京也只有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分中心这一个平台。

此外,南京在科技产业、金融等方面的连接通道有待进一步打通,技术转移体系有待完善。南京拥有58所高校,人才资源丰富,但顶尖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呈现双缺的现象,南京重点产业链人才紧缺指数为1.78。产业是创新的主体之一,但南京各产业大而不强,有高原无高峰的现象比较突出,尤其缺少龙头型创新领军企业。南京虽有独角兽企业17家,但其数量仅为杭州的46%,瞪羚企业210家,为广州的28%,直接影响产业创新的后劲和竞争力。

创新发展的五大工程

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面对短板,南京奋起直追。在大会上,南京列出年度创新发展清单,通过实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创平台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提升工程、企业主体梯次培育工程、创新空间布局、开放创新拓展工程等5项重点工程,不断打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局面。

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创平台建设方面,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在大会上介绍,今年南京将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加快推动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南京基础研究基地等建设,依托信息高铁综合试验基础设施,建设全国战略网络跨区域战略协同项目,推动紫金山实验室深化组织机制改革,拓展充实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承接更多国家重大战略促进任务。

针对产业大而不强的局面,今年南京将围绕2+2+x创新型产业体系,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如争取建设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等试点落地,引导10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灯塔工厂。加强新型电力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电气机械、器材制造等细分领域的优势,着力做强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两大先导产业,推进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集聚,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加快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南京计划今年实施企业主体梯次培育工程,构建大、中、小科创企业的推进成长验证梯队,大力培育领航型创新企业,实施链主企业培育计划,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头,持续推进高企提质,力争今年净增高企1000家,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金融企业90家以上,其中国家级30家左右。对新认定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对国家质量标杆企业和国家知识产权运用标杆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支持。

以一流平台集聚一流人才

细读2022年一号文件,除“创新”外,“人才”也是一大关键词。不管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创平台建设,还是企业或是产业创新,都需要人才来支撑。近年来,为奋力建设全国重要人才高地,让人才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最鲜明标识,南京不断发布“人才集结令”。

今年,南京将继续打造人才聚集“强磁场”,围绕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等国家战略需求,加快构建金字塔型人才结构。卓越工程师和大国工匠是人才队伍的坚强底座,南京也将加大产教融合力度,大力造就一批具有专业技能和工匠精神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确保今年新增专业技术人才5万人。

当然,招纳人才时,南京也认识到不仅要增强前沿人才引领力和资源集聚力,也需要推进人才与产业的融合协同。为此,南京把做强现有产业、培育未来产业作为主攻方向,聚焦数字经济重点领域、产业园区主战场、科技成果转化关键环节,持续优化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尊重和更好地发挥企业引才用才的主体作用,以一流的平台集聚一流的人才。同时,大力支持在宁高校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研究型大学,积极鼓励链主企业牵头上下游,组建创新联合体,携手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

(江苏经济报记者 张韩虹)

责任编辑:ERM523

最近更新

南京不断打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局面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江苏外资总部经济发展喜迎开门红
优化提升“江苏智造” 加速工业互联网全域赋能 激发居民的消费欲望 从消费端促进经济循环畅通起来
余姚马渚镇生态水产养殖行业为实现共同富裕注入新鲜血液 MINI MARS成庭茂:新世界漫游指南
吃了就停不下来!冬季限定甜蜜即将下市,再不吃就来不及了 支撑服务浙江高质量发展
杭州双循环相互促进 外贸规模屡创历史新高 连花伴青春 | 连花清瘟X学院奖发题,大奖与你双向奔赴!
杭州大城北多个项目集中开工建设 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 带领更多群众通过特色种植走上致富之路
打造服务京津冀的环首都数字化商贸物流基地 廊坊固安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经济
河北省将进一步发展高效节能技术装备与产品 多家保险公司顺利签出新能源汽车保险首批保单
宝安交通事业发展迅猛 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永安期货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 股价急转直下
A股个股涨多跌少 市场板块轮动非常快 欧派衣柜战略携手铰链世家萨郦奇,高颜整家定制断层领先
中国银联:云闪付交易金额同比增长 71% 去年A股整体走强 可转债继续走高
深圳经济发展强劲有力 经济发展含金量持续提升 2022年A股憾失开门红 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苹果市值大涨刺激了相关概念股飘红 新年新日新福气,冰雪时光开启元旦车厘子上新活动
2021年中国游戏领域共发生投资总金额约258.8亿元 交易首日18只基金亮相 明星基金经理纷纷挂帅
用影视IP重塑城市品牌 这个冬天“风起洛阳” 2022体坛大事一“图”了然于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