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健康产业高地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2021-08-10 17:59:38 来源:金融投资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初夏5月,

成都温江,再次耀眼。

秉承“三医融合”理念,多年深耕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被认定为“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特色优势明显、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产业基础雄厚”,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比肩天津市滨海新区、上海市浦东新区、江苏省昆山市等先发地区、受国办表扬、还有国家层面的资金、项目等支持。

这意味着,“三医融合”的样板——温江,正抢滩大健康产业价值高地。

A 战略选择“三医融合”的大健康产业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温江这片277平方公里的区域里,曾坐落着以食品饮料、印务包装、生物制药和电子信息为代表的多个门类的产业。

“作为《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中划定的城市主城区,温江同时承担着成都‘中优’和‘西控’两大战略职责,经济发展指标权重达到了51%,这意味着温江同时面临有限的空间资源压力和较大的经济发展压力。”温江区发改局负责人介绍,“温江在深刻剖析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清楚的认识到,需要的是集中力量,发展前景广阔、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朝阳产业。”

大健康产业,成为了温江的战略选择,将此作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方向瞄定,动作迅猛。2015年,温江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医学、医药、医疗“三医融合”的发展理念。

2018年初,位于温江的成都医学城,入列成都市66个产业功能区,成为成都市医药健康产业核心承载区。温江邀请国际知名智库编制了《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规划》,围绕生物技术、医疗人工智能、价值医疗、全程健康、医药工业4.0全球健康产业五大发展趋势,确立了生物药、高端药械等8个产业门类17个重点细分领域,打造“三医+大数据/AI”现代产业体系。

B聚集成势 480家企业汇聚成链

事实证明,大健康产业的战略选择,正确且前瞻。

随着《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出台,一个价值16万亿的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呼之欲出。

面对大蛋糕,温江已快人一步。接近3000亿市值的药明康德来了,还聚集了成都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维亚生物新药孵化中心、上海景泽生物产业基地、康华生物研发及生产基地、罗欣医药研发及生产基地等产业聚落。

从CRO研发到GMP制药,医药中上游产业的巨头朝温江纷至沓来。

规划面积114平方公里的成都医学城,聚集了“三医”行业领军企业和上下游协作企业480家。

产业的聚集,当地药企感同身受。“各大制药企业都分布在我们周边,我们还与关联企业海通药业推出了海德康联合平台,温江的产业集聚效应已经显现。”成都通德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曾感言。

数据显示:医学研发上,成都医学城聚集了全球CRO排名前十的药明康德等企业157家;药械制造上,聚集了中国医药工业综合实力前三甲科伦药业、全国医药工业30强罗欣药业等重点企业159家;医疗服务上,汇聚了前海人寿妇儿医疗综合体等医疗机构64家;大数据/AI上,聚集了拥有国际领先消化内镜影像AI技术的希氏异构等企业4家,并启动建设了电子科大“三医+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

2020年,温江医药健康产业营业收入超过300亿元。

C活力迸发 全球创新要素聚集于此

放眼全球聚集创新要素,温江为大健康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支撑。体制机制上,温江开创性提出“一个脑袋两只手”校院企地协同创新模式,与20所知名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电子科大、川农大、中医大、西南财大共建3个大学科技园、1个创新创业园,大力发展校友经济,引进130家校友企业落地温江,孵化项目266个,获评四川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跟很多地方谈判过,最后是温江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国内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电子科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尧德中,就是这种创新的见证者和受益者。

高标准建设创新载体——规划建设200万平方米西部规模最大、体系最全、服务最优的“三医”创新载体集群;全面启动东区以“三医”创新中心为核心的高品质科创空间和西区以药明康德为核心的“三医”智造中心开发打造,已汇聚CRO平台2个、CDMO平台10个,药械生产标准厂房184.95万平方米;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研发中心7个、省级研发平台170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42个,海外研发机构15个。

借助高校院所“创智之脑”,用好“政府之手”,激活“市场之手”,为企业厚植创新沃土,温江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形成了从基础研究、药物发现、药物设计、临床前开发、临床试验到工业化生产的全链条创新支撑体系。

目前,在研药物器械879个,在产药物器械199个,主营业务收入连续3年保持25%以上增长。

温江三医特色小镇被省政府确定为“四川省特色小镇”。成都医学城精准医学孵化器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这也是四川省内第一家生物医药专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都医学城成功获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优秀省级开发区、中国最佳医疗健康产业园区TOP10、四川省院士(专家)产业园。温江成功创建四川省首个区县级自贸协同改革先行区。温江还将“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活力创新之都”的荣誉收入囊中。

这些,是对温江大健康产业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肯定。

D产业生态 让企业和人才“安居乐业”

把人才留住、把企业留住,温江大力营造“想进来、宜生存、离不开”的产业生态。

今年5月,面积1800平方米、由19个大小不等的会议室组成的高端共享会议空间,在成都医学城“三医创新中心”三期内打造完毕。

不久前,投资160亿元的星河WORLD·科创城项目开建,打造以“科创新高地”为主题,职住平衡、自成体系的产业社区,为人才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温江努力营造“想进来、宜生存、离不开”的产业生态。

资深创新药科学家邓炳初博士,就是这种产业生态的见证。“我不仅在这工作,还在这买房,把家都搬了来。”

为了留人,温江先后出台了人才新政16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25条等吸引人才入驻。

温江也非常明白,营商环境的优劣,将影响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市场活力的释放。

营商环境建设迈向3.0版。温江在全省创新营商环境电子地图,搭建智慧企业服务平台,1429项政务服务审批事项实现100%“一次办”“网上办”。此外,设立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温江)巡回法庭和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为“三医”研发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

温江专门成立了政府专员服务企业。温江区企业服务中心主任杨青锋把他们形容为“店小二”,200多个“店小二”,围着400多家医药企业团团转。

温江还出台全省首个医养金融专项政策,积极打造金融服务平台,组建总规模达95亿元的“1+N”健康产业基金群,源源不断的为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投资贸易、获得许可、要素匹配、政策支持、司法保护、公平市场便利度大大提升,温江宜居乐业氛围浓郁。

目前,温江已引进市级以上人才专家179名,落户本科以上青年人才1.6万余人、汇聚各类科技创新人才20余万人;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连续两年保持50%左右的增长;成为全国首个集聚五大保险公司高端康养项目的区县。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咨委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教授,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认为,温江区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的新业态,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科技创新在加快赋能,创新主体的培育很有成效,产业优势十分明显,这就为四川和成都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表率,提供了样板。

到2022年,成为“西部领先”的健康产业龙头,以“三医两养”为特色的创新驱动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基本成型;到2025年,打造“全国一流”的融合应用标杆,形成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性扩张、以高端应用场景聚集创新产业的发展格局;到2035年,打造“世界知名”的“三医+”健康产业高地,构建形成健康产业生态圈,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三医”企业。

聚焦国际健康产业高地蓝图,温江路径清晰,步履铿锵!

责任编辑:ERM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