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改革 就WTO改革及中国的角色发挥各抒己见

2021-05-19 11:39:07 来源:国际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继续沿着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轨道向前行,而不是滑向贸易保护主义,是中国政府、企业和学界面临的共同课题。5月14日,全球化智库(CCG)在北京总部报告厅举办了“世贸组织的改革前景与中国角色”主题研讨会,与会嘉宾就WTO改革及中国的角色发挥各抒己见。

三把“标尺”

在全球化出现退潮、保护主义不断高涨的今天,“要警惕利用WTO改革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谈及WTO改革,WTO前副总干事、商务部原副部长易小准提醒,在中国,“改革”往往与“开放”联系在一起,但是在WTO的语境之下,任何对WTO规则的修改都是“改革”,并不一定意味着开放。

在多边贸易体制建立的70多年里,WTO的改革方向总体是向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推进的。中国有责任防止多边贸易体制开全球化的倒车。面对WTO成员提出的名目繁多的各种改革倡议和议题,中国要仔细思索应该支持哪些、不支持哪些。

对此,易小准提出了三把“尺子”的衡量标准:一要看这些倡议引导的方向是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还是少数成员以此为借口提高贸易壁垒,实行贸易保护;二要看这些倡议是加强作为多边贸易体制基石的最惠国待遇,还是会在WTO中引入更多的歧视性因素;三要衡量这些倡议是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促进多边主义合作,还是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搞小圈子,进一步削弱和分裂WTO,这也是当前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的最大危险。

中国方案

在WTO改革进程中,中国可以更多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易小准认为,中国推动的开放式诸边谈判就是实例。面对愈发广泛的成员以及愈发复杂的各类议题,WTO决策机制中的一票否决制导致诸多议题陷入僵局。作为主要推动方,中国牵头发起投资便利化的开放式诸边谈判,并在世贸组织收获广泛支持,为加强多边贸易体制贡献了中国方案。受此鼓舞,很多其他成员也相继开启了电子商务、服务贸易国内规制、小微企业等诸边谈判。这种开放式的诸边谈判模式也被广泛认为是今后一段时间推进WTO谈判的一项务实选择。

“在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挑战的当下,世贸组织更要在推动贸易自由化和建立新规则上积极作为。”商务部世贸司原司长洪晓东认为,在此背景下,今年12月份将在日内瓦举行的世贸组织第12届部长级会议的成功与否显得尤为重要。会议成果将成为各方看待多边贸易体制的试金石,也将是验证WTO是否能够继续引领全球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试金石,关乎能否恢复各界对世贸组织的信心。

在洪晓东看来,世贸组织新任总干事和副总干事、美国贸易代表戴琦表态继续参与多边规则制定等,为第12届部长级会议取得积极成果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窗口期,中国应联合各成员就渔业补贴谈判、应对疫情重振世界经济议题、农业议题等积极达成共识,向外界展示世贸组织的重要作用和相关性。

对于第12届部长级会议的前景,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永则认为,会议达成共识面临不少挑战:一是政治化扭曲了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学逻辑;二是单边主义滥用安全威胁概念如得不到扭转,会对世贸组织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持续构成挑战;三是要警惕碳排放议题被工具化。

“在WTO改革过程中,中国要发挥好多边贸易体制维护者的角色。”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经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徐秀军认为,中国要维护公正合理的多边规则,并积极发挥WTO对中国制度型开放、对中国规则对接带来的影响,在WTO规则下推动中国与高标准国际贸易规则的对接。同时,结合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要重视高标准双边和区域自贸协定的作用,推进中国的制度型开放。

责任编辑:ERM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