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政策转向 外汇市场自主调节和平衡

2021-05-20 14:50:42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今年年初以来,受美国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及疫苗接种等因素影响,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有所好转,经济逐步复苏。在此背景之下有声音指出,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复苏,美国的货币政策或将面临转向,预计美联储将提前结束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旦国际资本加速回流美国,或将给饱受疫情冲击、外储匮乏、经济复苏脆弱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带来巨大资金外流压力。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美联储年内启动缩表的可能性偏低,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当前的经济表现距离美联储新政策框架目标较远。

截至目前,美国劳工市场较疫情前仍失去超过840万个岗位,乐观预期美国就业市场也要到2022年中恢复。此外,近期通胀压力主要来自涨价因素,短期强刺激和基数效应,从结构性问题和闲置资源看,潜在通胀压力仍低。近期美联储打压再通胀预期,认为近段通胀强劲上行是暂时性的。

“从我国内外环境看,即便美联储提前启动缩表对我国的影响也有限。”周茂华表示,当前,我国经济逐步进入稳定复苏轨道,相比上一轮美联储政策正常化,消费已成为我国第一引擎,产业结构持续升级,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宏观风险趋于收敛,市场广度深度不断增强,人民币弹性汇率在平衡国际收支中起到灵活调节作用,国际资本流动双向平衡。同时,从外部因素看,中美利差仍远高于历史均值,此外,受到欧美高债务、资产高估值和疫情潜在影响等,美联储本轮货币政策正常化将是缓步过程。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日前表示,从国内的外汇市场来看,在这轮宽松货币政策下,国内没有积累过高的对外债务,市场风险缓释能力在不断提升,有能力有条件保持国际收支和外汇市场均衡。

从计算的汇率预期表现来看,去年年底,境内外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一年期历史波动率分别达到了4.3%和5.1%,均较年初上涨0.6个百分点,处于历史比较高的水平。汇率弹性增强,可以及时释放市场压力,这有助于形成市场汇率调节和交易行为之间的良性循环。

“美联储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在通胀明显上升后面临调整,中国因没有积累过高的对外债务,市场风险缓释能力又在不断提升,有能力有条件保持国际收支和外汇市场均衡,从而有效降低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王春英说。

对于我国的外汇形势以及未来的趋势,王春英表示,从中长期来看,未来中国外汇市场保持平稳运行的基础仍然稳固。

一是新发展格局有助于维护国际收支平衡,我国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出口和进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经常账户和跨境投融资都有望运行在合理均衡区间。二是新发展理念有助于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三是对外开放稳步推动有助于跨境资本均衡流动。现在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化,高水平对外开放会促进资金、人才、技术、数据、服务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为跨境资金双向均衡流动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四是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发挥了调节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有助于外汇市场自主调节和平衡。

周茂华则表示,从短期看,人民币汇率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呈现强势双向波动格局。一方面,我国疫情持续受控、经济稳步复苏,国内外贸维持较高景气度,全球资本趋势性流入,外汇市场预期稳定。另一方面,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均衡,托底政策不急转弯,全球经济复苏趋同,以及短期美元更倾向于区间波动格局。

从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中枢稳步抬升,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经济结构优化、效率提升,同时,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人民币资产吸引全球资金长期趋势性流入。

责任编辑:ERM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