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绿肺”东湖湿地 杉林映晚霞 人鸟不相扰

2022-06-08 09:32:23 来源:湖北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严芳婷 通讯员 肖鼎 万娜

这里是“白云黄鹤的地方”——位于武汉市主城区的东湖,国内第二大城中湖,水域面积达33平方公里。

这里是“鸟儿的天堂”——111.5公里的东湖岸线,湿地生态保护良好,与周边森林生态系统一道,呵护着武汉这片重要的“城中绿肺”。

2011年,经过300多万网民和近百位旅游学者专家的评选,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荣获“中国最美潜力的十大湿地公园”,排名第一。

“最美东湖,醉了世界!”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踏访东湖湿地落雁景区,探秘这片城中的“世外桃源”。

生态共享

人与鸟“相望不相扰”

在落雁岛,曾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春秋时期,楚庄王率部征战到东湖,却遭大将叛变。庄王擂鼓督战,叛贼不敌,乘船逃到这片荒岛上,射雁充饥。一日,他射伤一雁,那雁带伤落于庄王营中,后由雁引路,终逮住叛贼。为纪念引路雁,庄王便将这个荒岛取名为“落雁岛”。

如今,落雁景区已成为东湖畔湿地植物及景观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

“秋风起,雁南归。”白鹭、灰鹭、野鸭、大雁等数以万计的鸟类,常年栖息于此。每年冬季,数千只鸬鹚成群迁徙至落雁鸟岛,吸引无数观鸟爱好者。

落雁主景区沿湖蜿蜒的栈道,是观鸟的最佳地点。栈道全长约201米,左右两旁生长着水生植物菖蒲,湖水清澈,湖风清新怡人,站在栈道上可以清晰看见“走人棋鸟岛”。

走人棋鸟岛是一座位于团湖中央的湖中宝岛。这个面积仅0.7亩的小岛,生长着耐湿性强的池杉树。每当傍晚,杉林映着晚霞,形成一幅 “落霞与归雁齐飞 ”的奇妙画面。

为了给鸟儿一个舒适的栖息环境,景区内限制游赏范围,通过林间围栏隔离、水系隔离、地形隔离、路径隔离等景观措施,软分离游客游览区域与生态保护区域。临湾观鱼,轻量化搭建游客参与性滨水场地,构建水下森林,吸引鱼类;隔水观鸟,隔离游客与水禽生境,减少对水禽栖息地的影响。

此外,景区连接物种迁徙路径,针对不同水系深浅构建湖岸植被缓冲带;通过放养动物、招引鸟类等措施构建完整的食物链,吸引水禽筑巢;根据不同鸟类的生活习性,划定鸟类栖息地,使鸟类栖息地呈组团式布局,并丰富植被群落;从适宜鸟类栖息的角度出发,构建适合游禽、鸣禽的生态小岛,适合涉禽的灌丛浅滩沼泽,适合涉禽、鸣禽的草本浅滩沼泽。

生态提档

为鸟儿划出“生态岸线”

目前,落雁景区正实施生态保护与综合提升工程。

在湿地基底修复方面,整理岸线形态,扩展季节性半淹浅水区范围,构建凹岸、曲流、岛屿、沙洲等水体类型,形成“深-浅”序列空间结构,从而增加水塘、岛屿、滩涂、沼泽等多种湿地斑块类型,创造多样化生境。

“景区在原有地貌的基础上,因地就势打造小微湿地群,形成水塘湿地、淡水沼泽湿地、淡水湖泊湿地、森林湿地、灌木湿地、泡沼湿地、垛基湿地等丰富的湿地形态。”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师梅章斌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小微湿地能对东湖水质起到过滤作用,避免泥沙垃圾被雨水直接冲入湖泊。”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通过截污、治污、控污等方式,截断污染源,并在水体周边建立植被缓冲带、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削减面源污染。对原有池塘底部淤泥进行清理,对池底及池壁重新修复,引入水生植物,生态净化水质。

治理的同时,对景区内8个内塘进行景观改造,水月镜花、碧波鹤来、鱼潜在渊、红蕖映水、松影泉流、童嬉涟漪、风掠石影、曲映荷香等八幅“画卷”次第展开。

除了人工养护,对湿地的保护还保持着“最小干预”原则。

“湿地系统有着自己的循环代谢规律,我们在维护过程中尽量避免过多的人为干预。”东湖落雁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大规模生态保护与综合提升工程重点突出恢复自然生态景观,不采用大规模人造景观及人工干预措施,最大限度为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提供更加适宜生活的栖居地,打造一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中湿地。”

关键词: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