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期刊该如何生存?

2018-09-27 09:02:58 来源:新京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中国科技期刊该如何生存?

科普之家

从出版资源垄断者,转型为科技信息发布平台,这为科技期刊提供了另一种发展模式。

“我国科技期刊的进步与科研进展相比,是不相称的;我国出版4672种中文科技期刊的进步与302种英文期刊相比,也是不相称的。”近日在京举行的香山科技会议,再次聚焦“中文科技期刊”的困境——期刊质量堪忧,办刊人员缺乏积极性。

 

很多专业人士认为,背后的深层原因是期刊缺乏自主权,不是由科学家说了算,而是被行政化管理制约,戴着“行政化”脚镣跳不了“市场化”的舞。

科技期刊是供科研人员发表研究结果、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本质上有两点,一是为科研服务,二是提高刊物质量以应对市场竞争。

质量和服务,无疑是科技期刊生存的基本要素。决定这两者的,既有学术和专业的标准,也有市场化标准。

在专业性方面,相关标准在国际学术界早就比较成熟:一是期刊影响因子(IF),代表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实质上是某期刊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数;另一个标准是,期刊发表的文章是否为世界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

而市场化的标准则是,如果期刊质量高,就能吸引更多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和高质量的研究文章,还能吸纳更多订阅费、广告费,以及近些年来才衍生出的版面费。

但目前,受到行政化管理制约,科技期刊的内容和经营有时难以适应市场需求,部分期刊举步维艰。

一种应对策略是全部放手让科技期刊自负盈亏,另一种是给一定的行政经费以支持科技期刊的基本经营。但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案。行政管理者的犹豫也决定了一方面科技期刊不敢放手一搏到市场上求生存;另一方面经营者只能戴着铁镣跳舞。

中国科技期刊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从根本上考虑管理的改革。即便要实行市场和行政管理混合经营,也应根据科技期刊发展规律,约定适合其可持续发展的规章。

事实上,科技期刊即便是完全转型为市场化和专业化,前景同样艰难,其问题主要体现为:是否要收取版面费?是否以IF和SCI为唯一标准?如何吸引更高质量的论文?

早在2012年7月,全球12196位科学家就在美国网站“知识的代价”上,签名抵制世界上最大的出版商爱思唯尔集团(拥有《细胞》和《柳叶刀》在内的2000多家学术期刊),宣布不在其旗下的期刊发表论文,不做审稿人,或者不担任编辑。原因是,其使得人们获取“知识的代价”过于高昂。

这种抵制是否有用,目前很难判断。但这种抵制也酝酿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以开放存取的方式发表论文和获取论文。

在数字技术和网络化通信的基础上,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不受任何限制地通过网络、网站发表和获取各类文献,获取的文献包括经过同行评议过的期刊文章、学位论文等全文信息,用于知识传播、科研、教育及其他活动,也就是做开放式平台。

从出版资源的垄断者,转型为科技信息发布平台,这为科技期刊提供了另一种发展模式。毫无疑问,在国内科技期刊到了转型节点的当下,这类思路或可供参考。

责任编辑:ERM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