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企稳 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实现升级

2021-07-07 10:15:56 来源:中国电子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6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熊茂平介绍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有关工作情况,并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负责人陈志江回答记者提问。

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记者:近几年工信部在推动中小企业创新方面开展了不少的工作,特别是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等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的关注,下一步工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王江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工作,特别强调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信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通过梯度培育、强化创新、精准服务来引导广大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具体来说:

第一,梯度化培育优质企业。近年来,工信部大力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到目前为止,已经培育了183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96家单项冠军企业,带动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7万家,入库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3万家。“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实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提升工程,形成“百十万千”专精特新企业群体,全面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在制造业补短板、锻长板中发挥积极作用。具体来说要通过“双创”带动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千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第二,围绕短板弱项提升创新能力。一是提升企业的专业化能力,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分三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工业设计来提升品质和创品牌,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部省联动,带动全社会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已有29个省市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专项资金支持。二是聚焦提升产业链协同性,实施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行动计划,支持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深化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三是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通过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培育一批技术实力雄厚、服务能力优秀的数字化服务商,引导支持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促进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实现创新升级。

第三,围绕企业痛点难点开展精准化服务。当前,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和权益保护两大痛点,所以我们针对信用建设不够、直接融资不够等问题,延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的实施期限,推动建立健全涉企数据信息共享机制,支持金融科技赋能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带动社会资本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对有挂牌上市意向的“小巨人”企业开展专题培训和挂牌上市对接。针对歧视性问题突出、欠款突出等权益保护问题,通过开通中小企业权益保护热线、线上权益保护平台加大清欠力度,大力加强中小企业权益保护。围绕企业个性化需求,推动服务精准对接。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特点,推动设置专属服务区,提供“点对点”服务,不断提升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度。围绕服务能力提升,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网络,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特别是要健全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公益服务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

记者:个体工商户的数量众多,大多数规模比较小,实力也比较弱,在市场竞争中通常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请问市场监管部门在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方面都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陈志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挥竞争政策的基础性作用,并对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市场监管总局将认真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来保障各类市场主体能够公平竞争:一是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二是深入推进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三是规范平台不正当价格行为。

熊茂平:市场监管总局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和发展的有关决策和部署,坚持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坚持支持发展和依法规范并重,加强和改进反垄断监管执法,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努力建设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发展。

下一步,将进一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反垄断执法,依法查处涉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利益的各种垄断行为,严格落实公平竞争的审查制度,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清理废除歧视、妨碍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切实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着力保护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的利益,推动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

帮助个体工商户纾困

记者:自去年疫情以来,各方面出台了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请问下一步在帮助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方面,还有哪些具体务实的措施?

熊茂平:近年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保就业、保民生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取向之一,把保市场主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各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普惠性政策,帮助个体工商户应对疫情影响,对实现平稳发展取得了积极作用,总的来说,政策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一是从今年1—4月新登记的个体工商户数量来看,今年新设个体工商户605.9万户,同比增长55.2%,高于2018年同期的387.5万户,也高于2019年同期的497.8万户;2020年全国的个体工商户进入和退出市场的比例是2.4∶1,跟往年相比,没有大的变化。二是复工复产率逐步得到了提高。据调查,除受疫情影响比较直接的接触性服务性行业以外,个体工商户基本恢复了疫前水平。三是带动就业水平更加明显,今年1—4月净增加个体工商户292.9万户,统计部门调查显示,目前个体工商户户均带动就业是2~3人,预计个体工商户以及各类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总数已经达到2亿人左右。四是新办的涉税个体工商户稳定增长,今年1—4月份,到税务部门新办税种认定、发票领用以及纳税申报的个体工商户是187.5万户,同比增长70.8%。反映出个体工商户经营活跃状况较去年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所以总体来看,个体工商户发展基本平稳。

但是,受疫情不确定性和成本上升因素的影响,个体工商户发展目前仍然面临一些困难,下一步我们重点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做好对个体工商户帮扶工作。一是持续落实好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加强部门和地方的联动,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实现精耕细作,保持政策措施精准实施。二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废除各类歧视性政策法规。深入推进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三是帮助个体工商户降低经营成本。聚焦就业导向,支持各地按规定给予个体工商户稳岗就业补贴。鼓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增加经营场所资源供给,为个体工商户提供租金低廉的经营场所。四是完善个体工商户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推动个体工商户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保,放开在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提高个体工商户参保积极性。五是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力度,试点建立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体系,推广“信易贷”模式,扩大信用贷款的规模,持续增加首贷户,推广随借随还贷款,便利个体工商户获得贷款,使资金更多的流向个体工商户。六是完善创业辅导和职业培训服务。鼓励就业服务机构、创业孵化机构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更多的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就业服务,缓解个体工商户招工难问题。七是建立个体工商户发展的相关协调机制。

大宗商品上涨对中小微企业影响

记者:请问中小微企业的利润和整个就业的情况,有没有被大宗商品或者人民币的变动影响?在不同行业分别有什么影响?

王江平:今年以来,受国内外多重复杂因素的影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预示着产业链向中下游传导,尽管对部分上游企业盈利状况有好处,但是对下游企业的成本无疑带来很大的压力,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特别是中小企业多数处于产业链中下游,议价能力不强,对于原材料上涨成本压力的传导和消化能力比较弱,所以受影响比较大。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我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比大型企业低2个百分点,而且差距较以前进一步拉大。所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此作出了专门部署,要求多措并举,帮助小微企业应对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影响,我们准备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强运行监测,稳定市场预期,及时发布运行情况,做好舆情引导。特别是配合有关部门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恶意炒作、哄抬价格的行为。二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用市场的办法来引导产业链上下游稳定原材料的供应和产供销配套协作,协同应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梁志峰:中小企业自己跟自己比,生产经营状况整体呈现了持续恢复性的上涨,可以用“两增一降”来说明小微企业效益指标:收入、利润在增长,亏损面在下降。1—4月,规模以上小微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了32.3%和64.2%,因为去年的影响比较大,两年分别平均增长8.8%和18.1%;亏损面23.9%,比2019年、2020年同期分别降低1.9个和5.0个百分点。所以,总体还是在恢复性增长。

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加强部门联动和统筹协调,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生效,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同时将密切关注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政策研究和储备,有针对性地加大支持力度。

陈志江:这一轮大宗商品上涨确实比较快,但是总体来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在疫情冲击后、我国经济快速恢复背景下出现的阶段性的上涨,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持续稳中向好的趋势。价格上涨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影响比较大,我国的经济恢复还不均衡,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元气尚未完全恢复,消化涨价能力比较弱,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差。在上游涨价快、下游提价难“两头挤压”下,经营压力与风险也在逐渐加大。

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影响较大,特别是对白色家电、建筑、机械制造等行业影响更明显。对于涨价的问题和涨价对中下游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带来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国务院常务会已三次专题研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过快的问题。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密切跟踪价格走势,加强预警分析,定期监测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形成每周分析报告,并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监管。综合利用行政指导、强化约谈向社会释放加强监管的信号,正确引导社会预期。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研判形势,积极主动采取措施,持续释放强监管信号,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一是以大宗商品为重点,持续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分析,保持高度关注和警戒,及时发现和稳妥处置潜在风险。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对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线索追踪溯源,依法查处哄抬价格、价格串通等价格违法行为。三是联合有关部门开展调研,实行联动监管、综合治理,形成合力,保障中小微企业的合法权利。四是抓好对中小企业纾困减负、降费政策落实,缓解大宗商品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中小企业造成的不良冲击。

熊茂平:针对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市场监管部门密切跟踪监测价格走势,强化约谈提醒,向社会释放了加强监管的强烈信号,引导社会合理预期。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对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线索追踪溯源,依法严肃查处哄抬价格、价格串通等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二是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实行联动监管,从严查处哄抬炒作行为,保障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强分析研判,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造成的影响,消费端存在的潜在风险等问题进行专项调查研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中小微企业融资

记者:我们注意到,近日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情况进行了调查,请问当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一些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将对解决这些问题起到怎样的作用?下一步工信部将如何考虑从技术层面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梁志峰:工信部持续开展问卷调查,及时跟踪了解中小企业融资情况,最近这一次的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我们从其他方面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疫情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作出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惠企政策,还是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从去年到今年4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对10.2万亿元贷款本息实施延期,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5.8万亿元,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金融对企业支持力度比较大。但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确实也还面临很多的问题。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千差万别,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发挥好科技的作用。国内很多金融机构都在加大金融科技力度,在扩大信用覆盖面、提高贷款效率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小微企业的获得感还是比较强的。

下一步,将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充分发挥好金融科技的作用,推动建立健全涉企数据信息共享机制,支持银行发展金融科技,推动加快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授信评价转向以大数据分析为核心的综合性信用评价,通过差异化的服务使更多小微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另一方面,发挥好工业互联网作用,我们将提升对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各节点数据的采集能力,支持金融机构围绕订单、物流、仓储等环节,为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加强对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支持。

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记者:近日,2021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在北京启动,这是工信部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请介绍一下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和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的具体情况,这些举措在解决中小微企业发展中的困难会起到哪些积极作用?

梁志峰: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要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服务。工信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为中小企业服好务作为践行初心使命、走好群众路线的具体行动,全面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积聚平台1300多家,带动社会化服务机构近10万家,仅去年疫情期间就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5800多万家次,培育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试验基地343家,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585家,带动各地培育省级示范基地2500多家,示范平台3300多家,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服务无止境。当前,中小企业个性化服务需求日益增加,主要是因为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多,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还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创造了许多新的服务供给和需求,导致中小企业对服务需求越来越大。我们积极响应中小企业服务需求增长的趋势,把加强和改进中小企业服务工作作为工信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主动走进企业、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本次活动一共有四个特点:一是内容丰富。概括起来有“三个十”,工信部实施“百日招聘”、管理咨询诊断、跨境撮合对接、数字化赋能等10项服务举措。部署事业单位打造云上测试、智能制造诊断、问诊强企、工业设计地方行等十大服务品牌;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开展政策、技术、创新、创业、融资等十大重点领域的服务。二是广泛发动。一方面是部机关和部属事业单位率先行动、作出示范。另一方面,积极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各地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带动引领作用,提升创新创业特色载体的辐射能力,发动广大志愿服务专家队伍,引导带动广大市场化服务机构,一起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三是形式创新。充分运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推动服务方式变革升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供给精准对接的高水平互动,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服务产品。四是注重实效。我们将把“办好实事,服务发展”作为活动主题,贯穿活动的始终,不断增强中小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请问“十四五”时期,工信部将从哪些方面重点发力,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呢?

王江平:“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这一时期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凸显。中小企业工作有三个支柱:一是政策,二是环境,三是服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我们围绕这三个支柱构建和夯实中小企业“321”工作体系,在“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基本按照这个体系开展工作。“3”是政策、环境、服务;“2”是两个突出问题——融资难问题和权益保护问题;“1”是要紧盯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这一目标。

目前来看,各方面的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是健全政策支撑体系。要抓好已有政策的落实和政策的储备工作。在政策落实方面,要力求提升中小企业的满意度、获得感,力求应享尽享。在政策储备方面,要在精准度、有效性、可及性方面下功夫,特别是要全面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围绕《中小企业促进法》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

二是完善发展环境。要强化公平竞争审查的刚性约束,保障中小企业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享受优惠政策、接受行政监管等方面获得平等的待遇;要开展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督察;要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要求,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通过这些手段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三是建立高效服务体系。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特别是健全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公益服务相结合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四是提高融资可得性。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支持力度,要解决信用贷款面临的一些数据不共享、信息不共享的问题,特别要用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来促进信用贷款。同时,要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规模。

五是加强权益保护。当前,我们要深入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这个条例也是针对当前中小企业权益受侵害突出的问题提出来的。通过这个条例的执行,建立预防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的长效机制,同时,要加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开展中小企业维权援助服务,提高中小企业维权意识和能力。

六是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中小企业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努力培养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中小企业在制造业细分领域补短板、锻长板;要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开展一系列推动活动,比如“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引导社会资本与科技成果转化有机结合。另外,推动中小企业参与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通过工业设计、数字化赋能,来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总之,我们通过不断夯实中小企业“321”工作体系,来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ERM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