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天山路吃不上饭就为找水源 他说:这没什么!

2018-01-03 12:29:21 来源:华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对待工作刘长华(右一)总是一丝不苟。 
“这都是我的本职工作,没什么!”这句“没什么”似乎成了刘长华的口头禅,每当别人夸他或者肯定他的成绩时,他总是笑呵呵的,然后摆摆手不好意思地说一句:“没什么。”

求上进 边工作边深造

1983年,取得四川省水利电力学校水利工程建筑专业入学资格; 1988年7月取得中等专业学历;1996年9月取得建筑专业预算员资格证,1997年10月取得建筑施工员证,1998年8月取得建筑工程项目经理证;1999年取得水利专业预算员资格证;2002年12月取得了大专学历; 2007年1月取得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历;2007年11月取得全国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资格证书。

这样的学习经历可能不算什么,但如果这些成绩都是在工作之余的时间学习取得的,那就值得为之惊叹了。刘长华就是这个在外人看来奇迹般的学习成绩的取得者。

刘长华是秀山县水务局水利基本建设管理站副站长,从1983年参加工作以来,用他自己的话称,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谈起为什么想要边工作边学习,刘长华只说一句:“工作总要上进撒,那就要学习!”

回忆自己边工作边学习的那段日子,刘长华点点头:“还是有点苦。”话音还没落,他就补充道:“其实也没什么。”

最辛苦的是2003年至2007年在重庆大学学习的那段时间,每个月要在校集中学习一周,其余时间要返回单位继续工作,但是土木工程专业性强,必须要用更多的时间消化课堂上学到的,还要不断复习和预习,刘长华只能坚持每天工作结束后回家继续挑灯夜战看书学习,有时候会看书到深夜。

那四年的时间对刘长华来说是最丰富的,收获最多的,但也是最耐得住性子的几年,为了能将课堂知识和书本内容掌握得更透彻,别人在休假、外出游玩时,刘长华只做一件事,待在家里认真学习,“好像已经养成一种学习习惯了,所以没什么辛苦。”

生活中的刘长华。

努力学习、踏实认真的态度在工作中也有体现,他先后在水利站、设计队、水电建筑安装公司、计划财务科等相关科室从事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设计、施工等工作。所到之处,无一例外对他评价是:扎实、认真、业务能力强。

2011年担任水利基本建设管理站副站长后,刘长华又开始在这个岗位上思考着怎样去为老百姓做些实事。

“以前这个地方老百姓都是挑着吃溪水,那怎么得行嘛!”刘长华说的就是秀山县溪口镇黄杨扁村,得知这一情况后,刘长华开始咨询当地老乡有没有发现水源地。

得知附近山上有一处水源点后,刘长华当即决定去看看。因为他知道,如果这个水源点的水达标,那就可以解决附近许多老百姓的吃水问题。

第二天一早驱车赶到黄杨扁村,因为山上没有车道,只能徒步前进,于是刘长华和同事带了GPS定位装置和简单的测量仪器就上山了。

“之前了解的情况其实最多只用半天就可以测量完了。”刘长华和同事都没想到,在半山腰上,许多杂乱的树枝、草丛已经让这里“无路可走”,可是水源点关系着山下老百姓的生活,刘长华和同事们开始拿着刀硬是砍出一条上山的路。

这么费力的上山路再加上对水源点水量、位置、落差等情况的测量,直到晚上接近7点大家才下山。可喜的是这次实地寻找的水源点无论从水量还是距居民地的距离,都非常合适,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

最终,秀山县溪口镇黄杨扁村供水工程在2012年建成,供水规模达到300吨/天,解决了当地人口2500多人的吃水问题。说到自己当时付出的辛苦,刘长华又说了一句:“没什么,只要能给老百姓办点实事就行!”

责任编辑:ERM523